第一章
,林小夏正趴在地板上研究设计年鉴。鳗鱼饭的香气漫出来,她才惊觉自己已经一天没吃东西。
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跟失恋三个月似的。
苏晴把热汤放在桌上,突然握住她的手,上周我去你们公司附近办事,看见你贴在茶水间的废稿
——
那些光影线条特别像我们大二那年在滨江路拍的延时摄影。
林小夏抬头,看见闺蜜从包里掏出个
U
盘:我把你大学时期的作品集整理了一遍,特别是毕业展那套‘城市光谱’系列,连我们导师都说你对光影的敏感度是天生的。U
盘外壳上贴着她们毕业时的合照,两个女孩举着设计稿在阳光下笑得灿烂。
可是王经理说……
王经理懂个屁!
苏晴突然提高声音,他只知道迎合客户的低级审美,根本看不到设计背后的情感。你还记得我们在设计展上看见的那句话吗‘真正的设计师要学会在逆光中寻找光源’。
周五清晨,林小夏站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盯着玻璃窗上自己的倒影。黑眼圈还没消退,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她翻开牛皮本,最新一页画着昨晚和苏晴讨论的新方案
——
用三棱镜折射的七彩光影作为主视觉,下方标注着:逆光不是终点,是光的另一种路径。
这款拿铁的拉花很特别。
突然响起的男声惊起她的抬头,穿浅灰色风衣的男人正盯着她笔记本上的草图,用光谱分解的原理表现咖啡的层次感,这个思路很新颖。
林小夏愣住了,眼前的男人戴着极简风格的银色腕表,气质与公司里那些西装革履的客户截然不同。他的目光落在她胸前的工牌上:星光设计的新人我是陈默,偶尔来这里改稿。
当听到
陈默
这个名字时,她的心脏漏跳了一拍
——
那是在设计圈被称为
光影魔术师
的新锐设计师,他的作品总能在商业与艺术间找到完美平衡。此刻,对方正指着她草图上的某处:如果在这里加入建筑阴影的几何切割,或许能让光影的叙事更有张力。
第三章:光影导师的指引
如果在这里加入建筑阴影的几何切割,或许能让光影的叙事更有张力。
陈默修长的手指轻点在林小夏笔记本上的草图,银色腕表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林小夏被困许久的创作迷局。
林小夏望着眼前这位传说中的设计师,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仿佛要冲破束缚。她曾在无数个加班的深夜,对着电脑屏幕反复研究陈默的作品,那些将光影与情感完美融合的设计,是她在黑暗中摸索时的灯塔。此刻,真人就站在面前,还对她的方案提出建议,这让她既兴奋又惶恐。陈老师,您……
您真的觉得这个思路可行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声音颤抖得厉害,暴露出内心的不安。她害怕自己的幼稚想法会被否定,害怕这难得的交流机会就此结束。
陈默微微一笑,拉过对面的椅子坐下:设计没有绝对的可行与不可行,关键在于能否将创意落地。你对光影的感知很敏锐,这是很多设计师求而不得的天赋。
听到这番话,林小夏内心掀起惊涛骇浪。长久以来,在王经理的否定和同事的嘲讽下,她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此刻陈默的认可,像一束光照进了她幽暗的内心,让她眼眶微微发热。原来自己真的有天赋,原来那些熬夜修改的时光,那些被否定的设计,都不是毫无意义的。
两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陈默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时,林小夏一边认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