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笑道:客官是外乡人吧咱秦国现在有《强秦新律》,有卫大夫辅政,听说军校还有白将军坐镇,换谁当君上都差不了!
赢稻欣慰地点头。制度的力量正在显现,秦国不再依赖某一位明君,而是靠完善的法制和人才体系运转。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离开雍城,赢稻一路向东。他化名李梁子,以游学士的身份行走民间。在河西,他看到新开垦的农田一望无际;在边境,新建的要塞固若金汤;在乡间,孩童在学堂诵读《强秦要术》的启蒙篇章。
半年后,赢稻来到咸阳。这座正在扩建的城市将成为秦国的新都,规模远超雍城。工地上,来自各国的工匠和谐共处,新式的滑轮组和脚手架让工程效率倍增——这些都是他当年引入的技术改良。
听说了吗新君下令减税三成,说是要藏富于民。酒肆中,商人们议论纷纷。
卫大夫的新法才叫好呢!我家小子在军校表现优异,直接授了爵位,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赢稻默默饮酒,心中欣慰。赢稷和卫鞅不仅继承了改革,还有所创新,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夕阳西下时,赢稻登上咸阳城墙。远处,渭水如带,群山如黛。这座城墙将见证秦国的崛起,或许还会见证天下一统。但那已不是他的故事了。
君上。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赢稻回头,看到公孙枝风尘仆仆地站在那里。
你怎么找到我的
老臣毕竟是黑冰台的首任统领。公孙枝笑道,君上...不,李兄云游半年,新君和朝中众臣甚是思念。
赢稷做得如何
比预期的更好。公孙枝由衷赞叹,上月处理一桩世族纠纷,既维护了新法威严,又给足了面子,各方心服口服。卫鞅都说,颇有君上当年之风。
赢稻微笑。赢稷正在成长为一位真正的明君。
其实老臣此来,是有要事相告。公孙枝压低声音,边境发现齐国异动,疑似在研制新式武器。
赢稻眉头一皱:什么武器
据探子描述,类似君上当年的震天雷,但威力更大。
九鼎会的影子一闪而过。赢稻沉思片刻,摇头道:不必担心。秦国现在的军工体系远超各国,即便他们仿制出火药,也追不上我们的步伐。
这是事实。经过十年发展,秦国的军事科技已领先时代。更重要的是,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了持续创新的能力。
君上不回去看看
不了。赢稻望向远方,秦国已经不需要我了。
公孙枝欲言又止,最终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白毅所著的《白子兵法》,请君上过目。
赢稻翻阅这部凝聚白毅军事思想的著作,不禁赞叹。曾经那个骄傲冲动的将军,如今已成为军事理论大家,书中所载的战术战略,许多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认知。
告诉白毅,寡...我很为他骄傲。
卫鞅托我转告,新法推行顺利,世族阻力比预期小很多。公孙枝继续道,他说,全赖君上当年打下的基础。
两人沉默片刻,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你呢赢稻问道,黑冰台交给年轻人了
公孙枝点头:老臣年事已高,现只担任顾问。不过...他神秘一笑,我培养了几个不错的接班人,情报网比当年更严密。
赢稻大笑。这个曾经保守的太史令,如今已成为情报专家,世事变迁真是奇妙。
当夜,赢稻在客栈灯下重读《白子兵法》和卫鞅寄来的《强秦新律》修订稿。字里行间,他看到了两个年轻人的成长,也看到了秦国光明的未来。
窗外,咸阳夜市热闹非凡。来自各国的商贩吆喝叫卖,秦腔与异乡口音交织。巡逻的士兵纪律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