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白毅率军校学员迎敌,卫鞅负责后勤调度。
君上不亲征
不必。赢稻淡然一笑,寡人相信他们。
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秦国已经不再完全依赖他这个穿越者了。新一代的文武之才已经成长起来,能够独当一面。而这,或许就是他最大的成就。
夕阳西下,赢稻的身影在观星台上拉得很长。远处,集结的号角已经吹响,秦国的未来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第十章
功成身退
冬去春来,雍城内外一片欣欣向荣。赢稷——这位历史上将被称为秦昭襄王的少年,正在殿中向赢稻汇报河西战况。
禀君上,白将军采用诱敌深入之策,大破戎狄主力,斩首万余。卫大夫的新屯田法使边境军粮充足,将士士气高昂。
赢稻满意地点头。十七岁的赢稷已展现出明君潜质,这半年代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此战之后,西陲可保十年太平。你处理得很好。
全赖君上栽培。赢稷恭敬行礼。这位少年宗室被选为继承人后,赢稻亲自教导他治国之道,如今已能独当一面。
去准备庆功宴吧。赢稻微笑,对了,把卫鞅和白毅叫来。
赢稷退下后,赢稻走到铜镜前。镜中人已年近四十,两鬓微霜,眉宇间的锐气化为沉稳。十年了,从那个意外穿越的考古研究生,到如今的秦国君主,他走了一条从未想过的路。
君上。卫鞅和白毅联袂而至。
坐。赢稻示意二人入席,寡人有个决定要告诉你们。
两人对视一眼,静候下文。
寡人决定,下月传位于赢稷。
什么白毅惊得站起身,君上正值壮年,为何...
卫鞅虽也震惊,但若有所思:君上是要...功成身退
正是。赢稻点头,秦国已走上正轨,不需要寡人再事事亲为了。赢稷是合适的继承人,有你们辅佐,寡人放心。
这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作为现代人,他深知权力终身制的弊端。适时退位,既避免晚年昏聩,也能确保改革不被继任者推翻。
君上...白毅虎目含泪,末将...臣...
白将军不必如此。赢稻笑道,你如今是军校祭酒,培养出那么多优秀将领,比当年冲锋陷阵贡献更大。
他又看向卫鞅:你的《强秦新律》寡人看过了,比寡人当年想的更完善。记住,法不可酷烈,要给百姓活路。
卫鞅深深叩首:臣谨记君上教诲。
还有一事。赢稻从案几取出一卷厚厚的竹简,这是寡人这些年的治国心得,取名《强秦要术》。你们拿去,好生研习。
两人郑重接过。这卷竹简凝聚了一个现代人的智慧与十年治国经验,价值不可估量。
去吧,准备交接事宜。赢稻挥挥手,记住,今日之言,暂勿外传。
一个月后,传位大典隆重举行。当赢稻亲手将玉玺交给赢稷时,满朝文武跪地痛哭,连一向稳重的公孙枝也老泪纵横。
君上...赢稷双手颤抖,不敢接过。
拿好。赢稻将玉玺塞到他手中,从今日起,你就是秦国之君。记住:民为邦本,法为纲纪,强兵而不黩武,富国而不奢靡。
赢稷含泪应诺:儿臣必不负君父所托!
大典结束后,赢稻换下君王朝服,着一身素袍走出宫门。他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宫中做太上皇,而是决定云游四方,亲眼看看自己治理十年的秦国。
雍城街道上,百姓自发跪送。商铺照常营业,孩童在巷口嬉戏,一派祥和景象。这与十年前那个破败落后的雍城判若两地。
老伯,新君即位,你不担心吗赢稻故意问一个路边老者。
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