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他高举酒爵向天祝祷时,一阵骚动从祭坛右侧传来。
暴君无道,违背祖制!一名世族首领突然高喊,请上天降罚!
刹那间,数十名侍卫同时拔剑,将赢稻团团围住——这些人本该是保护他的。祭坛下,由余的侄子带着一队甲士冲上来,而更多的世族私兵从四面八方涌出。
赢稻却纹丝不动,将酒爵中的祭酒缓缓洒在坛上:寡人早知有今日。
君上勿怪。由余终于开口,声音沉重,老臣实不忍见秦国百年基业毁于激进变法。
好一个不忍。赢稻冷笑,勾结晋国,引狼入室,这就是老将军的忠心
由余面色一变:君上何出此言
赢稻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这是晋君给你侄子的密信,许诺若助晋军入秦,封你为河西侯。他将竹简掷在地上,黑冰台已潜伏月余,你们的一举一动,寡人尽在掌握!
由余侄子脸色煞白,突然拔剑冲向赢稻:去死吧!
电光火石间,一支利箭破空而来,穿透他咽喉。众人回头,只见白毅率军杀到,箭矢正是出自他手。
诛杀叛贼,保护君上!白毅高呼。
混战瞬间爆发。赢稻早有准备,祭坛下埋伏的死士同时杀出。叛军虽然人数占优,但措手不及,很快溃不成军。
由余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天不佑秦!拔剑自刎。
鲜血染红祭坛积雪。赢稻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并无胜利喜悦。这些人反对他,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对秦国的忠诚——只是他们的忠诚,是对那个陈旧落后的秦国。
叛乱平息得比预期更快。白毅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精准地预判了叛军的每一个动向,指挥若定。
三日后,赢稻在朝会上宣布:即日起,白毅晋升上将军,统领三军。
满朝哗然。上将军是秦国最高军职,历来由世族元老担任。白毅不过三十出头,出身平民,此举无疑是对传统势力的又一记重击。
君上,这...几位老臣想要反对。
赢稻抬手制止:寡人只看才能,不论出身。白将军平叛有功,当此重任。他环视群臣,另,参与叛乱的三家世族,削爵夺地,其族中贤能者,若愿效忠新秦,可酌情任用。
data-faype=pay_tag>
这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既展示铁腕,又留有余地。公孙枝在一旁暗暗点头——君上手段越发老练了。
散朝后,赢稻单独召见白毅:晋国和戎狄的联军,最迟开春就会进攻。你有何对策
白毅展开地图:末将以为,当先发制人。他指向河西之地,晋军主力在此,而戎狄部落分散在西北山区。若我军速战速决,先击溃戎狄,再回师对抗晋军...
赢稻眼前一亮。这与他心中的计划不谋而合——历史上秦国正是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最终称霸西戎。
但戎狄部落散居数百里,如何速战速决赢稻故意问道。
白毅自信一笑:末将已训练一支轻骑兵,日行百里不在话下。只要君上批准...
准了。赢稻拍案,但寡人要亲自出征。
白毅大惊:君上万金之躯...
不必多言。赢稻打断他,此战关系秦国存亡,寡人必须亲临。
他还有一层考虑没说出来——只有亲历战场,才能真正了解这个时代的战争形态,才能更好地将现代军事思想与古代实际结合。
腊月二十,赢稻率军出征。临行前,公孙枝匆匆赶来:君上,黑冰台又截获重要情报。他递上一块写满密文的绢布。
赢稻解读后,眉头舒展:果然如此。情报显示,晋国与戎狄的联盟并不稳固,双方互不信任。传令:准备二十车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