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孙将军留下的守军正在镇压,但叛军人数众多,恐支撑不了多久!

    全军急行军!秦成公立刻下令。

    当秦军赶到雍城时,城内已是火光四起。喊杀声从西门方向传来,秦成公当即分兵三路:一路救火,一路维持秩序,他亲自率领精锐直扑西门。

    战斗在城门处最为激烈。叛军占据瓮城,正与守军厮杀。当秦成公的旗帜出现在战场上时,守军士气大振。

    君上回来了!

    援军到了!

    叛军则阵脚大乱。秦成公抓住时机,高喊道:寡人只诛首恶,胁从不问!放下武器者,免死!

    很快,兵器落地声此起彼伏。大多数私兵本就是被胁迫参与,见国君亲至,纷纷投降。

    一炷香后,叛乱平定。秦成公在城楼上看到了被五花大绑的杜挚——原来公孙贾早有防备,提前将他转移囚禁,杜氏家臣找到的只是个替身。

    杜挚,你还有何话说秦成公冷冷地问。

    老贵族抬起头,眼中已无神采:成王败寇,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寡人不会杀你。秦成公的话让所有人意外,明日,你将随晋国俘虏一同被送往洛邑,让周天子看看,他的好臣子是如何勾结外敌,祸乱邦国的。

    杜挚闻言,面如死灰。这比死更可怕——他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当夜,雍城百姓自发张灯结彩,庆祝双重胜利。更令人动容的是,许多曾受益于农业改革的农民,背着粮食、赶着牲畜从四面八方赶来犒军。

    君上活我全家,小民无以为报,唯有这些新收的粮食...一位老者跪在宫门前,老泪纵横。

    秦成公亲自扶起老人,向聚集的百姓深深一揖:此战之胜,非寡人之功,乃秦国上下同心所致。自今日起,减免赋税三年,与民休息!

    欢呼声震天动地。公孙贾在一旁看着,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知道,从今夜起,秦国再不是那个被中原诸国轻视的西陲小邦了。

    一月后,周天子特使抵达雍城,带来了意外的消息。

    秦伯大败晋师,安定西陲,天子甚慰,特赐青铜礼器一套,加封为西方诸侯之长,节制戎狄诸部!

    朝堂之上,群臣振奋。这意味着周王室正式承认秦国的地位,再不是蛮夷之邦。

    待特使退下,公孙贾忍不住问:君上,晋国吃了这么大亏,岂会善罢甘休

    秦成公胸有成竹:短期内不会。晋国内部派系林立,此次大败,够他们内斗一阵子了。他站起身,目光灼灼,而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加速改革,壮大国力!

    他走到大殿门口,望向远方。函谷之战只是开始,秦国的崛起之路还很漫长。但有了这场胜利奠定的基础,加上他的现代知识,历史必将改写。

    春风拂过雍城,带来新生草木的气息。一个新的时代,正悄然开启。

    第五章

    黑石奇谋

    初夏的阳光洒在雍城新落成的招贤馆门前的石板上,十几名来自各国的士子正在门前排队登记。秦成公站在不远处的一座阁楼上,满意地望着这一幕。

    君上,三日来已有二十七人应招,其中鲁国匠人三名,楚国剑师两人,还有一位自称墨家子弟的年轻人。公孙贾捧着竹简汇报。

    墨家秦成公眼前一亮。墨子在几十年后才会出生,现在的墨家应该还只是一个小学派,但以实用技术见长的特点已经显现。好生安置,寡人明日亲自接见。

    诺。公孙贾记下,又补充道:边关送来急报,义渠部落遣使求和,愿纳贡称臣。

    秦成公微微颔首。函谷之战后,周边戎狄部落闻风丧胆,纷纷示好。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以一战之威换取边境安宁,为国内发展争取时间。

    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李勖的改革之路简介 >大秦:李勖的改革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