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外...公孙贾压低声音,昨日有楚国密使至,携重礼求见君上。
楚国秦成公眉头一挑。此时的楚国正值楚成王时期,国力日盛,与晋国争霸中原。安排今晚密见。
待公孙贾退下后,秦成公走向招贤馆后院。那里新建了几座工坊,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一位满脸炭灰的老匠人正在指导学徒打造新型农具。
鲁师傅,进展如何秦成公亲切地问道。
老匠人连忙行礼:回君上,新犁已打造三十具,比旧式省铁两成,却更加坚韧。
秦成公拿起一件成品细看。这是他根据记忆中的唐宋农具设计的曲辕犁改良版,更适合关中地区的土壤。好!先分发到王室公田试用。
离开工坊,秦成公又视察了新设立的几个作坊。在其中一个隐蔽的院落里,几名工匠正围着一堆黑色石块窃窃私语。
君上,这就是边境送来的黑石。负责的工匠恭敬道,确实如君上所料,燃烧持久,热度远超木炭。
秦成公蹲下身,拿起一块煤炭。这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高质量的燃料是冶铁技术突破的关键。历史上的秦国直到战国后期才大规模使用煤炭,而现在,他要将这个进程提前一百多年。
试过炼铜了吗
试过了,出铜速度比往常快三成!工匠兴奋地说,只是...烟气有毒,两名工匠晕倒了,幸好救回来了。
秦成公点点头:加高烟囱,做好通风。另外,秘密试验炼铁,记录所有数据。
离开工坊时,秦成公心中已勾勒出一幅蓝图:优质铁器将大幅提升农业产量和军备质量,而这两者正是强国之本。
夜幕降临,雍宫偏殿。秦成公见到了那位楚国密使——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眼睛细长如狐。
外臣屈完,奉楚王之命,特来祝贺秦伯大败晋师。屈完行礼道,口音浓重但言辞得体。
屈大夫远道而来,辛苦了。秦成公不动声色地回应,不知楚王有何指教
屈完微微一笑,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个长木匣:楚王听闻秦伯重视匠艺,特命外臣带来吴越铸剑秘术一卷,聊表心意。
秦成公心头一震。吴越之剑,天下闻名。若能掌握其技术,秦军战力将大幅提升。但他知道,楚国不会无缘无故送此大礼。
楚王厚赐,寡人感激。不知有何寡人效劳之处
屈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秦伯快人快语。实不相瞒,楚欲与秦结盟,共抗晋国。
果然如此。秦成公心中了然。晋楚争霸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而秦国地处西方,若能牵制晋国西线,对楚国大为有利。
结盟之事,非同小可。秦成公斟酌道,晋虽新败,根基犹在。寡人恐力有不逮。
屈完早有准备:秦伯勿忧。楚王不急于一时。只要秦伯允诺,三年之内,若楚与晋战,秦不出兵助晋即可。
这个条件比预想的宽松。秦成公沉思片刻:若寡人应允,除铸剑术外,楚国还能提供什么
精铜万斤,稻种千石,外加每年派匠人十名助秦。屈完显然有备而来。
秦成公眼前一亮。铜是战略物资,优质稻种能提高粮食产量,而楚国匠人带来的技术更无法用金钱衡量。
善。但寡人有两个条件:其一,楚不得干涉秦与西戎事务;其二,秦楚商人可自由往来,关税减半。
屈完略作思考,点头应允。双方当即刻竹为契,各执一份。
送走屈完,公孙贾从屏风后转出:君上,此约对我有利,但恐晋国得知...
正欲其知。秦成公笑道,晋国新败,又闻秦楚交好,必不敢轻举妄动。这正是我们发展的大好时机。
公孙贾恍然大悟:君上高明!
庆功宴上,雍宫大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