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娟看着女儿弯弯的眼睛,与叶欢如复刻般的神情,呼吸一滞,手中的筷子
当啷
掉在碗里。
娟子,你最近总走神。
叶欢的声音从对面传来,带着不易察觉的担忧。李娟强扯出一抹笑,低头扒拉着碗里的饭,却尝不出任何味道。深夜,等叶欢和小雨睡熟后,她轻手轻脚走进书房,打开电脑。搜索引擎框里,非亲生子女为何长相相似收养孩子与养父母容貌关联
的词条密密麻麻,网页浏览记录翻了几十页。
心理学论坛上,有人说
长期共同生活的神态模仿会导致相似;育儿社区里,一位母亲分享自家收养的孩子慢慢长出和丈夫相似的笑纹;医学科普文章则提到
情感纽带可能影响面部肌肉运动习惯。李娟盯着屏幕,眼睛酸涩发胀,这些解释看似合理,却始终无法驱散她心底的阴影。
叶欢发现妻子异常是在某个加班的深夜。他推开门,屋内漆黑一片,只有电脑屏幕幽蓝的光照亮李娟苍白的脸。她慌忙关闭页面的动作,和鼠标点击时慌乱的声响,像一记重锤敲在他心上。还不睡
叶欢轻声询问,走到她身后,双手搭在她肩头。李娟身体僵硬,过了许久才低声说:我就是随便看看。
接下来的日子,叶欢默默观察着李娟。他看见妻子给小雨洗澡时,盯着孩子后背胎记的眼神;发现她在整理家庭相册时,反复比对叶欢和小雨婴儿时期照片的动作;留意到每当有人夸小雨像爸爸,李娟脸上瞬间凝固的笑容。终于,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叶欢把李娟拉到沙发上坐下,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我们带小雨去做亲子鉴定吧。
李娟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讶与慌乱:可是陆瑶已经解释过了……我知道。
叶欢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但我不想让你再这么痛苦。只有科学的结果,才能真正让你安心。
他的拇指轻轻摩挲着她手背上的纹路,我希望我们的家,不再有猜疑和不安。
李娟沉默良久,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想起这些日子的煎熬,想起自己对丈夫和女儿的怀疑,满心愧疚。最终,她微微点头。
预约的那天,天空飘着细雨。小雨穿着粉色连衣裙,在后座兴奋地晃着小腿,嘴里哼着新学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叶欢专注地开着车,不时从后视镜里看一眼李娟,目光温柔而坚定。李娟望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雨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就像她此刻复杂的心情。
路过一家玩具店时,小雨突然指着橱窗大喊:妈妈,那个小熊好可爱!
李娟转头看去,橱窗里的毛绒熊咧着嘴笑,憨态可掬。她想起小雨刚被收养时,瘦小羸弱的模样,如今却已长成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叶欢的付出。愧疚感再次涌上心头,她伸手握住叶欢放在变速杆上的手,轻声说:对不起。
叶欢侧头看她,眼神里满是理解与包容:别想太多,一切都会好的。
他加大油门,朝着鉴定机构的方向驶去。车内,小雨的歌声依旧欢快,而李娟的心,在丈夫的陪伴下,渐渐安定下来,尽管前方等待的结果未知,但她知道,只要他们彼此信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第八章
悬而未决的时光
老式挂钟的钟摆每摆动一次,都像是在李娟的心脏上敲击。等待亲子鉴定结果的第七天,她蜷缩在沙发角落,指甲几乎要把抱枕上的刺绣抠破。茶几上摆着半凉的菊花茶,升腾的热气早已消散,只剩下杯壁上蜿蜒的水痕。
妈妈,吃。
小雨踮着脚,将洗得水灵的举到她面前,肉乎乎的手指还沾着水珠。李娟勉强挤出笑容,咬下一口,酸甜的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