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首飞倒计时4时——起落架上的致命裂纹
试飞前突发起落架金属疲劳裂纹,总工程师陆沉舟面临叫停首飞或冒险抢修的抉择。
【危机爆发】
试飞员林骁手握操纵杆,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舱内泛着冷光的仪表盘。这是C919鲲鹏号交付前的最后一次滑行测试,机翼划破晨雾的瞬间,机身却陡然传来一阵细微的震颤。
不对劲。林骁的后背渗出冷汗。他曾在歼-20的极限试飞中直面过死亡螺旋,此刻的异常震动却比任何高空险情更令他心悸——这是源自飞机骨骼深处的战栗。
地勤监控屏上,红色警报疯狂闪烁。
起落架载荷数据异常!3号支柱应力值超阈值120%!总工程师陆沉舟的吼声穿透指挥塔台。三十名工程师冲向机库,工具箱与金属地板碰撞出急促的脆响。
当液压千斤顶撑起七十吨的庞然大物,探伤仪的蓝光扫过钛合金构件时,一条发丝般的裂纹在显示屏上狰狞绽开。空气骤然凝固——这是采用国产TC4钛合金锻造的核心承力部件,承载着整机20%的静载荷79。
林骁摘下飞行头盔,露出手背暴起的青筋:陆工,4时后就是首飞仪式,全球媒体都在盯着。
【倒叙钩子】
陆沉舟的瞳孔映着裂纹,恍惚间被拉回三年前的雨夜。
那时C919项目刚立项,美国突然宣布对华禁运航空级钛合金。波音787的钛骨架90%依赖中国供应,而中国大飞机的关键材料却卡在他人手中9。会议室投影幕布上,西方供应商的邮件冰冷刺目:因不可抗力,即日起终止TC4钛板交付。
没有钛合金,我们连起落架都造不出来!项目副总摔碎了茶杯。
彼时还是材料组组长的陆沉舟,在实验台前点燃第七支烟。烟灰簌簌落在王华明院士的论文上——那篇关于激光立体成形钛合金构件的报告,正静静躺在《航空材料学报》的角落3。
用3D打印代替传统锻造。他掐灭烟头,在凌晨三点的提案书上签下名字。
于是有了那场豪赌:55天不分昼夜的攻关,将欧洲需要半年制作的机头主风挡窗框,用激光逐层生长出钛合金晶格。成本骤降至十分之一,抗疲劳强度却提升了15%3。此刻裂纹所在的起落架部件,正是那场技术革命的产物。
【人物登场】
我提议启用欧洲AS9100认证的二手件!
尖锐的女声刺破沉寂。空降的供应链总监秦墨踩着十厘米高跟鞋踏入机库,身后跟着两名抱满文件的助理。她甩出一叠报告:德国汉莎航空刚退役的A320起落架,三天就能运抵浦东机场。
叶小满攥紧实习生工牌缩在角落。这是她入职商飞以来第一次参加高层会议,却目睹了足以载入中国航空史的博弈。
陆沉舟的指节叩在裂纹处,金属发出空洞的回响:三年前他们断供,三年后我们要跪着求残次品
但国产替代方案失败了啊!秦墨的香水味混着机油气息,知道外面怎么说吗‘中国连一颗飞机螺丝都要进口’!
这句话让叶小满浑身一震。她想起入职培训时参观的烟台高新区——东方蓝天钛金的工程师们,如何在十万次试验后,让C919用上国产防松脱紧固件,终结了国产大飞机无中国螺丝的耻辱5。
失败陆沉舟突然笑了。他扯开领带,露出锁骨下方一道狰狞疤痕:这是当年测试3D打印钛板时,真空熔炼炉爆炸留下的。我们炸烂过十二台设备,才让热隔膜成型技术落地1。他指尖划过起落架蒙皮,现在你告诉我,要为了4时的体面,放弃三代航空人攒下的脊梁骨
叶小满的钢笔啪嗒落地。她看见秦墨精致的妆容裂开一道细纹,更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