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刻,起缸。他掀开缸盖,热气蒸腾中,一匹素纱襌衣缓缓浮出,竟比浸缸前白了三分。周师傅惊得差点摔了捣衣杵:这、这是脱胶你竟能让生丝在染前褪去胶质
用草木灰水加酒煮沸,碱性物质能分解丝胶。林羽用竹筷夹起布料,水痕掠过处,纤维间的油脂正化作细泡上浮,待晾干后再入染缸,色素便能直透纤维芯。他转头对呆立的学徒们说:记下,浸练时辰不得超过两炷香,过久则丝脆;火候需如蟹眼沸,大滚则伤质。
当第一匹真正的靛青缎在晨雾中展开时,周师傅突然扑通跪下:老朽愿立血契,终身为公子驱使!缎面上的靛蓝色如凝固的夜色,指腹擦过不留半点痕迹——这是林羽用现代化学知识改良的媒染固色法,让金属离子在纤维间架起了色素桥梁。
第三章
匠心智斗
霜降那日,染坊门口停了辆青漆马车,车帘掀开,露出张敷着厚粉的脸——金陵首富之女柳如烟,身后跟着四个捧着色卡的丫鬟。
听闻苏家养了个会变戏法的庶子,能让布料永不褪色柳如烟指尖划过展柜里的天青缎,突然用力一搓。围观的学徒们齐齐吸气,却见她掌心洁净如初,缎面依旧平滑如镜。
柳小姐好力道。林羽笑着递上一杯淡绿色茶汤,此茶名为固色饮,用染坊废水里的单宁酸熬制,可护手养颜。柳如烟挑眉接过,忽然瞥见他袖口露出的半幅手稿,上面画着奇怪的分子式和反应箭头。
这是什么鬼画符她指着纸上的Al符号。是染坊的吉祥纹,可镇色鬼。林羽面不改色地将手稿翻过去,背面是用小篆写的《齐民要术》染经,古法新用,总得添些辟邪的讲究。
配方暗战
酉时三刻,染坊后巷的墙根下,黑影闪过。林羽从屋顶跃下,袖中甩出浸过明矾水的绢帕,准确罩住正往染缸里撒盐的小厮。月光下,帕子上显出血色字迹:探得秘方,明矾三钱、皂角半升——正是他故意泄露给苏明远的错误配比。
带回去告诉二少爷,他拎起小厮的衣领,若想让染布变成石头,大可以多加两钱石灰。看着小厮连滚带爬逃走,他冷笑一声:真正的固色剂配比藏在染坊梁柱的榫卯里,用只有现代化学才能破解的莫尔斯码刻着——每三道木纹代表一个数字,组合起来正是AlK(SO)·12HO的分子量。
人才布局
深夜,染坊阁楼传来算盘声。阿青趴在地上,用炭笔在青砖上画着染工等级表:初级工负责浸练生丝,中级工掌控染缸火候,高级工调配核心媒染剂,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月钱和出师年限。
记住,林羽用红笔圈住保密条例,即便亲爹娘问起,也只能说染料是用露水拌花瓣——若有违者,他敲了敲案头的《鲁班经》,我便送他去城外的烧窑厂,一辈子给匣钵上釉。
当阿青揣着盖了苏家家印的匠籍文书入睡时,林羽正在改良从药铺买来的漏芦根——这种大陆特有的植物含有的蒽醌类化合物,若与现代的氧化还原原理结合,或许能染出前所未有的鎏金色。窗外,巡夜人敲着梆子走过,梆子声里混着细微的撬锁声——那是他安排的暗哨在测试新改良的铜铃警报系统。
第四章
商道初捷
小雪节气,苏家布庄门前围满了人。林羽站在二楼,看着阿青举着浸在水缸里的赤朱缎来回走动,水纹荡开,布料上绣的丹顶鹤竟像在水中游动——这是他特意设计的水影效果,利用不同纤维对色素的吸附差异,让图案在干湿状态下呈现不同色泽。
各位请看!他掀开临街的木窗,抛下五匹染坏的次品布,这些晕染绸虽有瑕疵,却似水墨入画,正适合文人作书画卷轴——每匹只收半价!人群中传来吸气声,几个穿儒衫的书生已经凑到柜台前。
贵人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