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初遇碧玉
民国十二年,早春的苏州,寒意尚未退去,晨雾如薄纱般笼罩在青石板铺就的街巷间。我站在街角,刚送完一盒糕团到老客户家,就在返回的途中,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那是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女孩,身形单薄,长得真的好看。她长着一双晶莹漆黑的眸子,像是两汪清泉,映着晨光。两条过胸的长辫子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发梢微微打着卷。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底白花布衫,袖口已经磨得起了毛边,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摆着几支含苞待放的玉兰,花瓣上还沾着晨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女孩忽然转过头,看见我在注视她,她快速走过来:小姐,买支花吧。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谁似的,带着一丝怯生生的试探。她的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子坚韧,仿佛这清晨的寒意并未让她退缩。
我注意到,女孩的鞋子已经破了个洞,露出冻得发红的脚趾。她蹲下身,动作轻缓,像是怕惊动了篮子里的花。她从篮子里取出一支玉兰,花瓣上还沾着晨露,晶莹剔透,仿佛能映出她那双清澈的眼眸。她将花递向我,手指微微颤抖,却依然稳稳地托着那支花,仿佛那是她唯一的希望。
我接过花,指尖触到花瓣上的露水,冰凉而湿润。女孩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那笑容虽淡,却像是这早春里的一缕暖阳,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你叫什么名字我轻声问道,目光落在她那双冻得发红的手上。
碧玉,张碧玉。小姐您呢我叫余青莲我回道,女孩低着头,声音更轻了:小姐买支花吧,仿佛怕惊扰了这清晨的宁静。她的名字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带着几分质朴与坚韧。
一股相同年龄却不同经历的怜惜从心底悄然升起,像是春日的暖流,缓缓漫过心田。我从荷包里取出我攒了很久了的一块银元,那是父母给我的零花钱,轻轻放在碧玉的手心。银元在晨光下泛着微光,映得她的手愈发苍白。
碧玉愣住了,抬起头看着我,眼睛里闪着泪光,像是晨露凝结在花瓣上,晶莹剔透。小姐,这...这太多了,我找不开。她的声音有些颤抖,带着几分无措与感激。
我微微一笑,从她的篮子里选了两朵玉兰,轻轻别在衣襟上。不用找了,你拿着这些钱,去买双新鞋吧,再买些好吃的。我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
碧玉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青石板上。她弯下腰,给我深深鞠了一躬,动作郑重而虔诚,仿佛在完成一场无声的仪式。我连忙扶住她,握住她冰凉的手,别这样,快起来。
小姐的大恩大德,碧玉永生难忘。她哽咽着说道,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像是刻在了这清晨的空气中。她的眼神中带着感激与,仿佛在无声地承诺着什么。
我看着她,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这早春的苏州,寒意未散,但在这街角,却因她的眼泪与感激,多了一丝暖意。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好好照顾自己,碧玉。
她点点头,抹去眼角的泪水,重新挎起竹篮,转身消失在晨雾中。我低头看了看别在衣襟上的两朵玉兰,花瓣上的晨露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仿佛映照出碧玉那双含泪的眼睛。那眼神中的感激与坚韧,像是一根细线,轻轻牵动着我的心弦。
2
父亲的教诲
青莲,你怎么还在这儿糕点送到了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转过身,看到父亲余掌柜正站在不远处,手里提着一篮子刚出炉的糕团,热气腾腾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他也要去送糕点,但客户不在家,父亲只能悻悻的带回他的糕团,脸上带着几分失落,眉头微微蹙起,目光却依然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