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梅雨季的第七天,祠堂梁上的木牌开始往下渗水。水痕沿着雕着麒麟的木纹蜿蜒,像极了太奶奶被剥皮时,血珠顺着脊梁骨淌进泥里的形状。我蹲在供桌前,用竹片刮去鼓面凝结的水珠,竹片是阿爷生前削的,边缘磨得发亮,带着股老竹的清苦味。鼓面是张人脸,眉骨处有道刀刻的深痕,此刻正往下淌着浑浊的水,像在流泪。水落进供桌下的青石板缝隙里,混着霉味漫上来,熏得人眼眶发酸——这是阿爷说的,他说这鼓是用太奶奶的命祭的,所以连潮气都带着冤魂的腥。

    小棠!

    阿婆的声音从院外撞进来,带着股子急。我慌忙把竹片往腰里一插,起身时撞翻了茶盏,褐色的茶渍在青石板上洇开,像极了鼓面人脸上那道疤。茶盏是阿爷的,釉色青得像后山的雾,他总说茶凉了能再温,人心凉了,就像这鼓面,敲碎了都拼不回来。

    推开门,阿婆扶着门框喘气,银白的头发沾着雨珠,手里的搪瓷缸晃得叮当响。她的蓝布衫前襟湿了一大片,不知是雨水还是别的什么。我注意到她脚边有串泥脚印,从院门口延伸到堂屋,脚印很浅,像是被什么东西拖着走。更诡异的是,每串脚印里都嵌着半枚指甲盖大小的铜钱,铜绿斑驳,像是被埋了几十年。

    王...王科长又来了,带着几个穿道袍的。阿婆抓住我的手腕,指甲掐进肉里,他们说要给鼓净身,还要...还要开坛做法。她的指甲缝里渗出血,混着雨水流进我手腕的皮肤里,凉得像滴冰水渗进骨头缝。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晒谷场停着辆黑色轿车,车屁股上沾着泥,是今早刚从县城开来的。文旅局的王科长我见过,上周他来拍鼓,举着个奇怪的铜镜对准鼓面,说能拍出灵气。当时鼓面的人眼突然眨了一下,吓得他差点把镜子摔了。镜子上还沾着他额角的汗,后来我用布擦了三遍才干净,可那汗渍在布上晕开,竟像极了鼓面人脸上的泪痕。

    他们要干什么我把阿婆往屋里扶,触到她手背的瞬间惊了——凉得像块泡在井里的石头,皮肤下的血管青得发紫,像是爬满了蚯蚓。更诡异的是,她的血管里流动的不是血,是暗褐色的液体,带着股腐叶的腥气。

    阿婆抖着指向西厢房:说要...说要给鼓净身。她的喉结动了动,像是在吞咽什么,小棠,你阿爷说过,这鼓见不得生人血。

    西厢房的门虚掩着,门缝里漏出股檀香味。我推开门,差点撞翻供桌上的铜盆。盆里泡着朱砂、糯米、还有半块带血的生肉——那肉的颜色不对,紫得发黑,像是泡在福尔马林里多年的标本,肉皮上还浮着层细鳞,看着像鱼又像蛇。更骇人的是,肉上爬着几只红眼睛的虫子,虫身布满环状纹路,和我在老樟树下挖到的婴儿骸骨里的红虫子一模一样。

    穿道袍的男人背对着我,正在往黄纸上画符。他道袍的袖口沾着暗红,我盯着看了两秒才反应过来,那是血。血已经干了,结成深褐色的痂,混着朱砂粉,像极了鼓面人脸上的疤。他的影子被烛火拉得老长,投在墙上,影子的轮廓竟和鼓面的人脸重叠在一起,连眉骨处的刀痕都分毫不差。

    小棠姑娘。王科长转过脸,脸上挂着笑,可眼角却往下耷拉着,像被人扯着的木偶,这是龙虎山的张师傅,来给鼓做场法事。你阿爷走得急,有些规矩没来得及讲......

    张师傅突然咳嗽起来,手里的朱砂笔掉在地上。我弯腰去捡,余光瞥见他后颈有道疤,形状像极了鼓面人脸上的刀痕。那道疤从后颈延伸到耳后,像条狰狞的蜈蚣,随着他的动作微微蠕动。更诡异的是,他的耳后还嵌着半枚铜钱,和我在阿婆脚边看到的那些一模一样,铜绿里还沾着暗红的血渍。

    不用捡。他声音沙哑,带着股子金属摩擦声,这符...画不成了。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道袍上的八卦纹,指甲长得离谱,泛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面鼓.锁魂记简介 >人面鼓.锁魂记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