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头茅厕附近的杂草丛中,传来微弱的啼哭声。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像无数把锋利的小刀,无情地刮过脸颊,将这哭声吹得断断续续,仿佛随时都会被这冰冷的世界无情地吞没。
一对哑巴夫妻李明华和王秀兰正好路过。李明华虽然无法用言语交流,但他眼神敏锐,耳朵也格外灵,听到这细微的声音后,便下意识地寻了过去。他小心翼翼地拨开杂草,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颤
——
一个被遗弃的男婴正躺在那里,小脸冻得通红,哭声微弱,显然已在这寒风中待了许久。男婴身上只裹着一条破旧且单薄的小毯子,那毯子在寒风中轻轻飘动,仿佛随时都会被吹走,根本无法为孩子抵御丝毫的寒冷。
妻子王秀兰也凑了过来,看到这可怜的孩子,她心疼得不行,眼眶瞬间就红了。她赶忙将孩子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衣襟裹住他,想要用身体的温度温暖这个幼小的生命。夫妻俩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怜悯与坚定。他们虽生活贫苦,又是哑巴,日子过得艰难,家中的房屋破旧不堪,一到下雨天就会漏雨,平日里也只能靠一些粗茶淡饭勉强维持生计,但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个小生命被遗弃,就这样,他们毅然决定将男婴带回了家,给孩子取名李阳。
从此,李阳在养父母无声却充满爱的世界里渐渐长大。家中清贫,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李明华和王秀兰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他。每天天还没亮,四周一片漆黑寂静,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李明华就摸黑去山上砍柴。山路崎岖难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和坑洼,他不知摔了多少跤,手上、腿上布满了伤痕,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但为了能让李阳过上好点的生活,他从不喊苦喊累。砍完柴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拿到集市上去卖,在集市上一站就是一整天,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直到把柴卖完才肯回家。而王秀兰则在家精心打理菜园,种些蔬菜。她每天早早起床,天刚蒙蒙亮,就来到菜园,浇水、施肥、除草,一刻也不得闲。她仔细地观察着每一株蔬菜的生长情况,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它们。夫妻俩靠着这微薄的收入,努力让李阳吃饱穿暖,还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李阳十分懂事,他从小就深知养父母的不易。在学校里,教室里,他总是坐得笔直,眼睛紧紧盯着老师,认真听老师讲课,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别的同学课间休息玩耍时,他也会利用这点时间复习功课,拿出课本和笔记,默默地背诵知识点、做练习题。放学后,别的孩子在外面嬉戏打闹,他却回到家,在昏暗的灯光下埋头学习。那盏老旧的油灯发出昏黄的光,常常照得他眼睛酸痛,有时还会熏得他眼泪直流,但他依然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墙壁,每次看到这些奖状,李明华和王秀兰都会笑得合不拢嘴,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终于,多年的努力有了回报,李阳收到了国外顶尖大学博士生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天,整个村子都为之轰动。村民们纷纷前来道贺,小小的屋子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脸上都洋溢着羡慕和喜悦的笑容。李明华和王秀兰看着通知书,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用手比划着,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的喜悦,但那兴奋的神情,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们的骄傲。
李阳满心欢喜地去办理签证,然而,意外却突然降临。就在他去办理签证的那个上午,王秀兰突发重病。她脸色苍白,额头布满了冷汗,身体不停地抽搐着。李明华发现妻子不对劲后,焦急万分,他顾不上多想,一路狂奔着将妻子送往医院。一路上,他心急如焚,汗水湿透了衣衫,脚步却一刻也不敢停歇。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把妻子送到医院,让她得到救治。可命运就是如此残酷,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王秀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