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力谋取仕途。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顾清晏的年轻书生出现在明德书院的诗会上。

    顾清晏出身书香世家,虽家道中落,却饱读诗书,心怀天下。他在诗会上以一首《济世安邦赋》技惊四座,其文辞间既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又不失文人的清雅风骨。林黛玉与他交谈后,更被他的谦逊与见识所打动。

    然而,这桩婚事却遭到了部分家族长老的反对。一个落魄书生,如何配得上我们林家的县主长老们纷纷摇头。林黛玉却坚定地对父亲说:女儿看中的,是他的人品与才华。顾郎心怀苍生,将来必成大器。

    林如海相信女儿的眼光,力排众议促成了这桩婚事。婚礼当日,顾清晏骑着高头大马,以最隆重的礼节迎娶林黛玉。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书生,日后竟成为了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第十章

    商路扩张

    婚后,林黛玉并未停下脚步。她深知,商业才是林家立足的根本。在丈夫顾清晏的支持下,她开始谋划开拓海上商路。

    当时,朝廷实行海禁政策,但林黛玉敏锐地察觉到,民间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巨大。她通过与沿海官员的交情,获得了有限的通商许可,又联合江南的造船匠,打造了一批坚固的商船。

    林家的商船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驶向南洋诸国。他们带回了香料、珠宝、奇珍异宝,甚至引进了一些海外的农作物。林黛玉还在扬州设立了海贸商行,专门经营进出口生意。

    为了保障商路安全,她组建了自己的护卫队,聘请了江湖上的高手担任教头。同时,她与沿海的海盗达成协议,以利益共享换取商船的平安通行。这些举措,让林家的海贸生意迅速崛起,成为江南最主要的海商之一。

    第十一章

    书院革新

    明德书院在林黛玉的经营下,早已成为江南的学术圣地。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要让书院培养出真正能改变天下的人才。

    她对书院的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还增设了算学、机械、医学等实用学科。她从西方传教士那里引进了先进的科学知识,聘请了精通多国语言的老师,开设外语课程。

    林黛玉还设立了天下英才榜,鼓励学子们关注民生、研究时事。每年,书院都会举办治国策论大赛,优胜者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奖金,还有机会直接进入官府实习。

    这些改革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圣上亲自派人前来考察,对明德书院的办学理念赞不绝口。他下旨将明德书院定为江南官学典范,并要求各地书院效仿。

    第十二章

    皇家恩典

    林家的辉煌终于引起了圣上的重视。这一年,恰逢圣上五十大寿,林黛玉精心准备了一份贺礼——一幅巨大的《江南盛景图》,上面描绘了江南的繁华景象,以及林家对地方发展的贡献。

    寿宴上,圣上展开这幅画卷,龙颜大悦。他当众宣布:林氏一族,清廉正直,造福一方。林黛玉虽为女子,却有男子不及的见识与魄力。朕特封林黛玉为‘明慧郡主’,赐郡主府一座,世袭罔替!

    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朝廷。自古以来,女子获封郡主且世袭罔替者极为罕见。林黛玉却从容地跪谢圣恩:臣女愿以绵薄之力,继续为朝廷、为百姓效力!

    从此,林家的地位更加稳固。林黛玉也没有辜负圣上的期望,她继续在商业、教育、民生等领域发光发热,成为了天下女子的楷模。而她与顾清晏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传颂千古的佳话。

    第十三章

    民生之责

    获封郡主后,林黛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深知,荣耀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扬州虽繁华,但城郊的百姓仍过着贫苦日子。她带着顾清晏实地走访,发现当地农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楼重生:林家新篇简介 >红楼重生:林家新篇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