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祺嫔日夜哭闹,竟在一个雨夜撞墙而亡,瓜尔佳氏一族彻底覆灭。这场风波过后,新晋的叶澜依进入众人视线。她性子冷傲,不屑于后宫争宠,却因驯养御马的独特才能被皇上看中。甄嬛敏锐察觉到叶澜依眼中藏着的恨意,派人暗中查探,发现她与圆明园驯马女青樱来往密切,而青樱正是乌拉那拉氏旁支之女,对皇后被废一事耿耿于怀。

    娘娘,这叶答应怕是个隐患。槿汐捧着刚收集的情报,神色凝重。甄嬛轻抚着胧月的发顶,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海棠花上:既然是把刀,就看握在谁手里。明日让胧月去驯马场,就说本宫想让公主学学骑马。

    胧月与叶澜依的相遇堪称戏剧性。五岁的小公主奶声奶气地请求叶澜依教她骑马,那双与甄嬛相似的杏眼里满是真诚。叶澜依看着胧月,仿佛看到了曾经纯真的自己,鬼使神差地应下了请求。甄嬛随后常带着点心去看望学骑马的女儿,一来二去间,与叶澜依渐渐熟络。当叶澜依得知甄嬛曾暗中救助过她在宫外的义父时,心中的防备彻底瓦解,成了甄嬛在后宫的又一助力。

    第十四章:朝堂惊变

    前朝风云再起,年羹尧旧部夏刈蛰伏多年,竟联合准噶尔部制造边疆动乱,企图为年氏一族复仇。更可怕的是,夏刈买通了掌管京城防务的九门提督,准备里应外合发动政变。甄远道在密探的情报中发现端倪,连夜修书入宫。

    甄嬛收到信时,皇上正带着一众嫔妃在圆明园避暑。她当机立断,以胧月突发急病为由,将皇上留在碎玉轩。同时,让玉姚女扮男装混出圆明园,将密信交给北静王。北静王收到消息后,亲自率领王府私军控制九门,又联合忠诚于皇室的将领赶赴边疆平乱。

    三日后,夏刈谋反的消息传来,皇上惊出一身冷汗。他握着甄嬛的手感慨道:若不是嬛嬛机警,朕险些铸成大错。经此一役,甄远道因护驾有功晋升为内阁大学士,甄家权势更胜从前。而甄嬛也被晋封为皇贵妃,代行皇后职权,执掌六宫事务。

    第十五章:暗流涌动

    看似稳固的局势下,新的危机悄然滋生。太后身边的竹息姑姑突然告老还乡,临行前却将一个神秘的锦盒交给了齐妃之子三阿哥。锦盒内藏着一份先帝遗诏,暗示三阿哥才是皇位的正统继承人。三阿哥本就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在老师崔槿汐的兄长崔诚的怂恿下,开始暗中结党营私。

    甄嬛在整理内务府账目时,发现三阿哥的毓庆宫每月都有巨额支出,怀疑其中有诈。她以检查皇子功课为由,亲自前往毓庆宫。在书房的暗格里,竟发现了三阿哥与朝中大臣往来的密信,信中商议着如何架空皇上、提前登基。

    娘娘,这可是弑君谋逆的大罪!玉姚看着密信,脸色煞白。甄嬛却异常冷静,将密信重新放回原处:先不要打草惊蛇。去告诉北静王,让他密切关注三阿哥的动向。

    第十六章:雷霆手段

    甄嬛选择在中秋家宴上揭露真相。当三阿哥当众拿出那份所谓的先帝遗诏时,北静王带着禁军突然闯入,将崔诚等党羽一网打尽。皇上看着被押走的儿子,痛心疾首,下旨将三阿哥贬为庶人,永禁宗人府。

    处理完三阿哥之事,甄嬛并未就此罢手。她深知太后当年默许皇后恶行,如今又纵容孙子谋反,留着始终是个隐患。她在太后病重时,拿出了当年皇后毒害纯元皇后的完整证据链,包括皇后身边老嬷嬷的临终遗言、太医院的旧病历。太后看着证据,一口气没上来,当场病逝。

    至此,甄嬛终于扫清了所有障碍。皇上身心俱疲,渐渐将朝政托付给甄嬛处理。她效仿武则天垂帘听政,推行新政,减免赋税,重用贤才,将大清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多年后,胧月公主下嫁北静王世子,而甄嬛的幼子则被立为太子,继承大统。

    站在太和殿的最高处,甄嬛望着万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甄嬛重生之阖家新篇简介 >甄嬛重生之阖家新篇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