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江山,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她用两世的血泪,换来了阖家平安、王朝兴盛,这一次,她真正成为了这紫禁城的主人,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第十七章:暗流又起

    太子年满十六,开始参与朝政。朝堂上,以礼部尚书马国成、户部侍郎赵德海为首的官员,表面上对太子毕恭毕敬,暗中却结党营私,企图在太子登基后掌控朝局。他们四处散布谣言,称太子性格软弱,难以担起治国大任,同时拉拢各方势力,壮大自己的羽翼。

    甄嬛敏锐察觉到了这股暗流。一日,她在批阅奏折时,发现多份奏折都在弹劾甄家势力过大,言辞犀利,直指甄远道。她冷笑一声,心中明白,这是有人想借甄家来打压太子,进而削弱自己的影响力。

    传旨,宣太子、甄远道、北静王明日入宫议事。甄嬛放下奏折,对槿汐说道。第二日,几人齐聚御书房。甄嬛将那些弹劾的奏折扔在桌上,目光如炬:你们看看,这背后定有黑手。太子,你需尽快查清这些官员的底细,莫要让他们乱了朝纲。

    太子握紧拳头,点头道:儿臣定不负母妃所托。甄远道则说道:臣也会在朝中留意动向,配合太子行动。北静王沉思片刻后说:臣愿为太子保驾护航,若有异动,定当及时禀报。

    第十八章:智破阴谋

    太子开始暗中调查马国成、赵德海等人。他派心腹扮作商人,与这些官员的亲信接触,逐渐摸清了他们的交易往来和阴谋计划。原来,他们不仅贪污受贿,还与西北的叛军暗中勾结,企图里应外合,颠覆朝廷。

    甄嬛得知消息后,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她神色冷峻,对着满朝文武说道:马国成、赵德海等人,结党营私,通敌叛国,罪无可赦!来人,即刻将他们捉拿归案!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马国成等人无法抵赖,被打入天牢。这场阴谋被粉碎后,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再无人敢轻易挑战甄嬛和太子的权威。

    第十九章:海外风云

    正当国内局势逐渐稳定时,海外诸国却蠢蠢欲动。荷兰、葡萄牙等国的商船频繁出没沿海,以通商为名,暗中刺探情报,企图打开大清的国门。沿海百姓时常受到骚扰,地方官员纷纷上奏,请求朝廷出兵驱逐。

    甄嬛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出兵,以显国威;有人则认为应先以和谈为主,避免战乱。甄嬛思考良久后,说道:我们不能一味地闭关锁国。可派使者前往各国,了解他们的意图,同时加强沿海防务,以防不测。

    她选派能言善辩的使者,带着精美的瓷器、丝绸等物,出访海外诸国。使者们不仅宣扬了大清的文化,还与各国签订了通商协议,规定了贸易规则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甄嬛下令在沿海修建炮台,训练水师,增强海防力量。

    第二十章:盛世华章

    在甄嬛的治理下,大清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国内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海外贸易频繁,各国使者纷纷前来朝拜。太子在甄嬛的教导下,也逐渐成长为一位有勇有谋的储君。

    这一年,紫禁城张灯结彩,庆祝甄嬛的五十大寿。各国使臣带来奇珍异宝,朝中大臣纷纷献上贺词。甄嬛坐在凤椅上,看着满堂的繁华,心中感慨万千。

    母妃,这一切都是您的功劳。太子端起酒杯,恭敬地说道。甄嬛微笑着摇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希望,你日后登基,能继续守护好这万里江山,让百姓永享太平。

    多年后,太子登基,史称隆庆帝。他继承了甄嬛的治国方略,将大清朝推向了新的高峰。而甄嬛则在后宫安享晚年,时常向子孙们讲述自己两世的传奇经历,她的故事,也成为了大清王朝最动人的传说,代代相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甄嬛重生之阖家新篇简介 >甄嬛重生之阖家新篇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