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核磁共振片子挂在灯箱上,像一幅抽象画。温婉盯着那片灰白图像中耳蜗部位的小小阴影,喉咙发紧。
病灶扩大速度比预期快。陈医生的笔尖点在片子上,我建议尽快手术。
风险呢祁远的声音绷得像最细的琴弦。
百分之三十的可能性能完全恢复听力,百分之四十部分恢复,剩下的...陈医生顿了顿,但如果不手术,两年内完全失聪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温婉的指甲陷入掌心。两年。二十四个月后,她可能再也听不见自己演奏的音符,听不见观众的掌声,听不见...祁远叫她名字时那微微上扬的尾音。
什么时候手术祁远问。
越快越好。下周三有个空档。
走出医院时,初夏的阳光刺得温婉眼睛发痛。祁远撑开伞为她遮阳,这个贴心的动作突然让她烦躁不已。
我不是瓷娃娃。她推开伞,不需要这样小心翼翼。
祁远怔了怔:我只是...
我知道。温婉叹气,对不起,我只是...需要时间消化。
接下来的几天,工作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变化着。祁远开始改编更多依靠振动感知的曲目,而温婉则固执地练习着传统曲目,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这段华彩可以再简化些。周三晚上,祁远指着乐谱说,考虑到术后恢复期...
不要把我当病人!温婉猛地放下琴弓,我还是能听见的,现在!
琴房里一片死寂。祁远的下颌线绷紧了,他慢慢合上琴盖:我只是想帮你。
帮我温婉的声音颤抖,你是在准备我的葬礼!好像手术后就再也不能正常演奏了一样!
我在做最坏的打算!祁远突然提高音量,因为我不能接受失去你的声音!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击中温婉的胸口。她转身冲出工作室,泪水模糊了视线。
雨毫无预兆地落下。温婉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一家琴行门前。橱窗里陈列着一架白色三角钢琴,旁边挂着听障儿童音乐体验课的牌子。
鬼使神差地,她推门走了进去。
琴行里,七八个孩子围在一架钢琴旁。老师正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放在琴盖上:小哲,感觉到了吗这是《欢乐颂》的振动。
小男孩约莫六七岁,戴着助听器,专注地皱着眉头。当老师弹到高潮部分时,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感觉到了!像小蝴蝶在跳舞!
温婉站在角落,泪水再次涌上眼眶。小男孩纯真的笑容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动了她心中某个锁住的门。
很美,不是吗一个声音在身旁响起。温婉转头,看见一位白发女士。
我是林教授,负责这个项目。女士微笑,音乐不只是用来听的,更是用来感受的。
温婉看着小哲把整张小脸贴在钢琴侧面,突然明白了什么。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祁远坐在门口台阶上,头发被雨水打湿,手里攥着手机。
你去哪了他站起来,声音里满是担忧,我打了二十个电话!
温婉没有回答,而是扑进他怀里。祁远僵了一秒,随即紧紧抱住她。
我见到一个听障小孩,她闷在他胸前说,他把脸贴在钢琴上听音乐...他说振动像小蝴蝶在跳舞。
祁远的下巴抵在她发顶:然后呢
然后我意识到...温婉抬起头,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音乐也不会离开我。只是换种方式存在。
祁远捧起她的脸:所以...
我决定手术。温婉深吸一口气,下周三。
手术前一周,城市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听障儿童合唱团与专业乐团合作,表演改编版的《四季》。小哲是其中一员,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