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在第一排,随着指挥的手势放声歌唱。

    当《春》的旋律响起时,温婉发现自己在哭。台上的孩子们或许听不全音符,但他们脸上的笑容比任何专业演出都更打动人心。祁远默默递来纸巾,手指与她紧紧相缠。

    我们会创办一个基金。他突然说,帮助像小哲这样的孩子接触音乐。

    温婉转头看他,发现祁远的眼睛在昏暗的观众席中闪闪发亮。

    就叫听见你的声音基金,怎么样他轻声问。

    温婉说不出话,只能用力点头。

    手术那天清晨,祁远带来一份礼物。打开丝绒盒子,里面是一枚精致的音符形状胸针。

    我写了首新曲子,他为她别上胸针,叫《希望协奏曲》。等你从手术室出来,我弹给你听。

    温婉摸着胸针,突然害怕起来:如果...如果我再也听不见了呢

    祁远握住她的手,将她的掌心贴在自己胸膛。强劲的心跳透过温热的皮肤传来,像最原始的音乐。

    那么我就学会用手语说我爱你,他抵着她的额头,用触觉教你感受音符,用一切方式让你知道,音乐从未离开。

    手术很成功,但恢复过程比预想的艰难。最初几周,温婉的右耳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左耳也仅能捕捉模糊的响动。医生说是正常现象,需要时间,但她仍会在深夜惊醒,恐惧永久失去听觉。

    祁远寸步不离地守着她。当温婉因听不清说话而暴躁时,他发明了一套简单的手势;当她因眩晕呕吐时,他耐心地擦拭她的额头;当她半夜被耳鸣折磨得无法入睡时,他让她靠在自己胸前,用手指在她手臂上轻轻敲击节奏。

    感觉到了吗他的声音通过骨传导微弱地传来,这是《月光》的节奏。

    八月的一个下午,温婉从午睡中醒来,发现祁远不在身边。桌上留了张字条:穿上外套,带你去个地方。

    半小时后,出租车停在熟悉的建筑前——城市音乐厅,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

    今天没有演出。温婉疑惑地看着空荡荡的海报栏。

    祁远神秘地笑笑,牵着她从侧门进入。舞台中央孤零零放着一把椅子,上面摆着她的小提琴。

    我想试试一个理论。祁远领她走上舞台,陈医生说你的听觉神经恢复良好,但对特定频率还不敏感。

    温婉茫然地看着他。

    闭上眼睛。祁远将小提琴放在她手中,然后牵着她的左手贴在自己喉部,现在,跟着我唱。

    他哼起一段旋律,是德彪西的《月光》——他们第一次谈论的那首曲子。温婉感受到他喉部的振动,迟疑地跟着哼唱。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通过手指的触觉和骨骼传导,她竟然能清晰地听到每个音符!

    再来。祁远将她的右手放在琴弦上,现在拉这首曲子,不要想音准,只管感受。

    琴弓落在弦上,熟悉的振动从指尖传来。温婉闭着眼,任由肌肉记忆引导双手舞动。渐渐地,那些模糊的听觉信号与清晰的触觉反馈开始重合,就像两幅拼图慢慢拼合。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温婉睁开眼,发现祁远单膝跪在她面前。

    我听见了...她哽咽着,真的听见了!

    祁远笑着点头,眼角闪着泪光:我知道你能行。

    那一刻,温婉突然明白了音乐的真谛——它不仅是空气中的声波,更是心灵的共振。即使听觉消失,只要还能感受,就能创造美。

    接下来的康复期,温婉的听力奇迹般地加速恢复。她开始与祁远一起筹备听见你的声音基金,为听障儿童设计特殊的音乐课程。小哲成了他们的第一个学生,每周六都会来工作室听钢琴。

    深秋时节,温婉的复出音乐会定在城市音乐厅。海报上印着她和祁远的剪影,下方写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短故事《听见你的声音》简介 >短故事《听见你的声音》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