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贾诩:三国第一智者
到荀氏叔侄的强烈反对。不久荀氏叔侄俱郁悒而死。

    又过了几年,魏王曹操想立嗣,在长子曹丕与三子曹植之间选。杨修来找贾诩,请他多帮忙,在魏王面前多举荐曹植。

    贾诩说,我身体一直不好,脑袋老疼,不能参与这些事了,你看着办吧。

    曹丕方面也请人来说话,贾诩也说,我身体不太好,但我很感谢大公子,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要说的,只是大公子在魏王面前多尽儿子的职责就行了。

    曹操也三番五次地问贾诩立嗣之事,贾先生总是拿话搪塞。

    问得多了,贾先生说,我最近一直在琢磨两个人。

    谁呀?

    袁绍和刘表。

    哈哈哈,曹操大笑。

    袁绍和刘表皆废长立幼,致使兄弟相争,自取灭亡。于是曹操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即位,为报贾诩之恩,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幼子贾访为列侯,以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在位,贾诩都为他们出了不少好主意。

    曹操和曹丕对他并不是言听计从,有时也把贾诩的主意放在一边,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事实证明,听贾诩的,肯定没错。不听贾诩的,都失败了。

    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所以他胜利了。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

    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因为失败,他们对贾诩就更加敬重。

    公元224年,贾诩去世,终年77岁,谥肃侯,长子贾穆嗣。

    贾诩去世的时候,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说:

    “凡事要想得远些,为父并非曹公旧臣,归顺之前还老让曹公吃败仗,所以要格外注意,采取自保策略,这么多年,我假托生病,没有一个私交,从不参与同僚间的宴请,不结交高门。虽然每次为曹公谋划都能成功,平四州、征西凉、讨汉中,可谓算无遗策,却从不居功自傲,不以自夸。好处别人都记着呢,你一说反而变坏处。这些方面,你们要好好学。”

    那时候,魏室的许多老臣都故去了。睿智的郭嘉、聪明的杨修、正直的荀氏叔侄,等等。

    当时,那一代的老臣中,只有善保养的董昭还在,也已70岁了,他来看望贾诩说:

    “你一直是个病秧子,却能如此高寿,非常不错啊。”

    贾诩听了一笑:

    “你长寿靠的是养生,我靠的是养心啊!”

    贾诩史料二则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今河南邓县)。此时,曹操闻悉谋士田丰劝冀州牧袁绍趁虚袭取许都(今河南许昌东),欲迎献帝号令天下,立即从穰城解围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五月,刘表派荆州军占据安众(今河南邓县东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也,追必败”(《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所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说:“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贾诩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张绣遂听从贾诩意见,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问贾诩:“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

    贾诩说:“此易知耳。将军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三国的小人物简介 >大三国的小人物目录 > 贾诩:三国第一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