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三国第一智者
之志向的人,肯定会放下个人恩怨,尽释前嫌,以显示他宽广胸怀,这是第三利。愿将军勿疑。”
张绣想了半天,最后觉得贾诩之言很有道理。再说了,长期的实践证明,听贾诩的话没有不对的,不听他的话会吃亏的。遂从其言,把曹操的使者刘晔先生请过来商谈大事。
张绣跟贾诩率众归顺了曹操。
张绣的归顺使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避免了两面作战,所以曹操闻后大喜。他亲自接见贾诩,抓住他的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就是你呀!还小声说,我得到先生霸业就矣。
曹操就喜欢说这句话。同样的话,他对许多人说过。
然后,曹操忽然转身对旁边的众谋士说,别对贾先生说我要烤他肉吃的事啊。
大家哈哈大笑。
曹操遂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结为儿女亲家。
张绣私下拉着贾诩的手说,多亏先生谋划,这一招果是好棋。
就在贾诩归顺曹操不久,有一个人要请他喝酒。这个人是曹操手下的大谋士董昭。董昭原来在袁绍手下谋事,后来投了张扬,最后归了曹操。
贾诩想,自己是新来的,董昭比自己早来几年,不应该拒绝他的邀请。
贾诩来到董昭的大帐。一看,没别人,就他和董昭主宾二人。
董昭不胖不瘦,眉清目秀,面皮白腴,精神充足,保养得很好。董昭很热情,一个劲地劝酒、布菜。贾诩觉得奇怪,董昭这人很会保养,一直吃素,与酒肉绝缘,怎么今个儿一反常态呢?
董昭先向贾诩讲了一堂生动的养生课。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才把筷子一放,说,先生新来,我有一些话,想跟你说一说。
贾诩说,请讲。
董昭说,曹公帐下谋者很多,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秉性,比如,曹公特别喜欢郭嘉,郭嘉年轻,又会出点小主意,常常能应验,曹公最终会把后嗣的事托付给他。其实他并没多大的才能,但很新潮,又好酒,热衷于夜生活,不注意保养自己,凡事都由着性子来。喝酒前跟好人一样,酒后会乱说、胡说。这个人您要注意,凡事须避着些。
贾诩说,领教。
董昭又说,还有荀彧,曹公也很信任,每次出征,曹公必托之以朝中大事,他把后方搞得很稳固,这个人的性格跟郭嘉截然相反,太传统,是旧派文人,政治上保守,不知道改革创新,不能顺应潮流。你要注意,如果你有什么错抓到他手里,都会汇报到曹公那里。
贾诩说,领教。
再说杨修吧。这人读书多,跟孔融等人经常聚在一起,是个才子,也有一番势力。但这人狂妄,看不起人,会耍点小聪明,爱卖弄。卖弄的时候,就贬低别人,就他能,别人都不及他。这人你少惹,惹着会有祸。
领教。
董昭把曹操手下的谋臣都议论了一遍,最后不好意思地说,贾先生,这些话其实都不是我说的,这是我来曹营的时候,另一个朋友也是这样,请我喝酒时说的,这人是谁,我就不便透露了,以后我会告诉你的。我觉得这番话有必要跟你说说,因为你刚来,不了解。我可把你当好朋友了,以后多亲近。
贾诩拱手,多谢。
过了几天,杨修又请贾诩喝酒,有孔融作陪,席间又是一番议论。贾诩认真地听着,并不参与,只是点头,称谢。
几场酒下来,贾诩忽然病了。慢性病,无关性命,但要保养。所以贾诩不再参加一些私人宴会。
贾诩真生病了吗?哪呀,他这是在保护自己呀。
多年后,董昭联合很多人要推曹操为魏王,他也找过贾诩,贾诩说我身体不好,你自己看着办吧。董昭的行为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