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里,定有个酸书生,正对着她送的剑穗发呆。
第八章
七夕乞巧·墨痕传意
七夕前夜,汴河两岸张灯结彩。
陈季常挤在熙攘的人群中,望着街边乞巧摊上的绣花针发愁。
福生见状轻笑:公子不是说‘女子乞巧不如乞智’吗怎的也来凑这热闹
他瞪了小厮一眼,从袖中摸出柳清欢前日送的剑穗——上面新绣了竹叶,针脚细密如他抄经时的蝇头小楷。
去买七根金针,要最细的。
他吩咐道,目光忽然被不远处的糖画摊吸引。
摊主正画着持剑的仙子,衣袂间隐约可见红绳,他心中一动,买下那支糖画,小心翼翼地揣进袖中。
子时三刻,神侯府角门。
柳清欢望着陈季常递来的锦盒,挑眉:酸书生,又耍什么花招
盒中是七根金针,尾端分别刻着琴棋书画剑茶墨,最底下垫着张薛涛笺,上面是他新绘的《乞巧图》:她坐在织机前,他捧着书卷在旁研磨,案头摆着糖画仙子。
听闻姑娘七夕要‘乞巧’,在下便送些‘巧具’。
他笑着指了指糖画,这仙子像不像某人
柳清欢咬了口糖画,甜意漫上舌尖,却故意道:丑死了,哪有我半分风采
他佯装心痛,手按胸口:在下呕心沥血之作,竟遭此贬斥,看来需请姑娘亲自指点一二。
说着取出狼毫,铺好宣纸,就以‘七夕’为题,烦请姑娘赐墨。
她挑眉接过笔,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笔磨出的,比她握剑的茧子还要柔软些。
笔尖蘸墨时,她忽然想起前日在国子监,见他替失明学子抄书,字迹工整如刻印,心中一暖,挥毫写下金风玉露四字。
好字!陈季常喝彩,只是缺了下半句。
他接过笔,在旁补了遇卿不晚,墨色与她的交相辉映,竟似并蒂莲开。
柳清欢望着纸上的字,忽然想起他说过的话:我的字,要与你的剑一样,经得起推敲。
忽闻远处传来鞭炮声,两人循声望去,只见汴河上漂满荷花灯,烛光映得水面如碎金。
陈季常从袖中取出两只纸船,一只绘着持剑仙子,一只绘着捧书书生:与姑娘共放河灯,如何
她点头,两人将纸船放入水中。
烛光摇曳间,她的船忽然撞上他的,一同漂向河心。
陈季常见她嘴角扬起笑意,鼓起勇气道:清欢,待我中秋闱试后,便向令尊提亲。
她低头看着水中倒影,轻声道:若你中了举人,我便……
便如何他屏息追问。
她却捡起块石子掷向水面,涟漪打散倒影:便许你陪我去相国寺看雪。
他大笑,笑声惊起栖息在岸边的白鹭。
月光落在她发间碎玉上,他忽然想起方才她写字时,袖口滑落露出的红绳——那是他送的,如今已换成了新的,绳尾还系着他磨的碎玉珠子。
一言为定。他伸出手,击掌为誓。
她犹豫片刻,轻轻覆上他的手。
四掌相击时,远处传来更夫打更声,正是三更天。
柳清欢望着他眼中的自己,忽然觉得这汴河的月光,比任何时候都要温柔。
第九章
闱试风波·剑护良人
中秋闱试当日,贡院外戒备森严。
陈季常握着柳清欢绣的平安符,在考场门口回望,只见她混在送考人群中,男装打扮却难掩眉眼英气。
她朝他比了个必胜的手势,他轻笑点头,转身走进号舍。
第三日申时,柳清欢在贡院外踱步,忽见几个衙役抬着个考生出来,正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