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梅雨季节的潮湿气息浸透了老宅的每一块砖瓦,林夏握着生锈的钥匙,推开阁楼木门时,蛛网在光束中轻轻颤动。霉味混着樟脑丸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捂住口鼻,目光扫过堆积如山的旧纸箱。作为一名对家族历史充满好奇的自由撰稿人,林夏总觉得这座承载着外婆记忆的老房子里,藏着能写成精彩故事的秘密。
手电筒的光圈在杂乱的物件间游走,林夏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板,小心翼翼地避开墙角腐烂的木梁。纸箱里散落着褪色的糖纸、缺了口的搪瓷杯,还有几本边角卷起的小人书,每一件都蒙着厚厚的灰尘,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她蹲下身,指尖触到一本硬壳笔记本,翻开却只看到零星的菜谱,字迹被水渍晕染得模糊不清。就在她准备放弃时,手电筒的光束突然被一抹深褐色吸引。那只樟木箱半掩在褪色的蓝布下,铜锁早已氧化成青绿色,表面爬满斑驳的锈迹。林夏蹲在箱前,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她总觉得,这箱子里藏着外婆最珍贵的秘密。用发卡捣鼓了将近十分钟,伴随着
咔嗒
一声轻响,箱盖缓缓弹开。
箱底躺着一本相册、一封泛黄的信笺,还有一块古朴的玉佩。玉佩边缘雕刻着奇怪的纹路,像是槐花又似某种神秘图腾,温润的玉质泛着淡淡的荧光。林夏鬼使神差地拿起玉佩,刹那间,一道奇异的光芒笼罩了她。等她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置身于一条飘满槐花香的小巷,青石板路上,两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孩正追逐嬉戏,其中一个女孩的面容,与相册里外婆年轻时一模一样。
阿春,等等我!
扎着红头绳的女孩笑着喊道,她正是年轻的陈阿婆。林夏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意识到自己竟穿越到了外婆的时代。她悄悄跟在两个女孩身后,看到她们在槐树下埋下一个铁盒,说是要把梦想和愿望都藏进去。可就在这时,林夏注意到远处有个戴斗笠的男人,正死死盯着她们的一举一动。
等我们长大了,就把铁盒挖出来,看看梦想有没有实现!
外婆兴奋地说。林夏听着,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她知道,后来的岁月并没有如她们所愿。还没等她细想,一阵眩晕袭来,林夏又回到了阁楼。手中的玉佩依然温热,而楼下传来了脚步声。来人是住在隔壁的陈阿婆,银发间别着朵褪色的绢花,拄着的拐杖在地面敲出规律的声响。小夏,找到什么宝贝了
老人的目光掠过樟木箱,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像是尘封多年的记忆被瞬间唤醒。
就些旧照片...
林夏话没说完,陈阿婆已经颤巍巍地坐下,布满皱纹的手抚过箱沿,动作轻柔得仿佛在触碰一件稀世珍宝。这箱子...
是你外婆十八岁生日我送的。
老人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在陈阿婆的讲述中,林夏得知了更多往事。
每年槐花盛开的时候,槐花巷都会举办盛大的槐花宴。年轻的外婆和陈阿婆会一起制作槐花糕,这门手艺是陈阿婆祖辈传下来的非遗技艺。她们把新鲜的槐花洗净,用石臼捣成泥,再拌上面粉、蜂蜜和独家秘制的香料,蒸出的糕点清香四溢,入口即化。宴会上,人们载歌载舞,向槐花树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可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纷纷离开巷子,这门手艺也面临失传的困境。
那年你外婆考上大学,正好赶上槐花宴。
陈阿婆回忆道,我们在槐树下约定,等她回来,还要一起做槐花糕。
老人的声音渐渐哽咽,可我爹说家里穷,供不起两个孩子读书。那年冬天,有人来提亲,对方是邻村的木匠,家里有几亩薄田。我娘说,女人这辈子,有口饭吃就够了...
老人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相册边缘,我连告别都没来得及和阿春说,就披上了红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