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等她放假回来,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

    林夏看着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突然注意到她无名指上有一道淡淡的戒痕,那是常年戴婚戒留下的印记。陈阿婆接着说,婚后的日子平淡又辛苦,她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翻出和外婆的合照,对着月光发呆。而外婆在大学里,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做家教补贴家用。毕业后,外婆选择留在城里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始终保留着对槐花巷和陈阿婆的思念。

    林夏被这个故事深深触动,她决定为两位老人做点什么。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四处打听槐花巷的旧址和消失的原因。原来,十年前城市规划,槐花巷被拆除改建公园,但奇怪的是,关于拆除的文件和记录都不翼而飞。更让林夏在意的是,她在调查时,总感觉有人在暗中监视她,就像她穿越时看到的那个神秘斗笠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夏发现当年的槐花巷虽然已经改建成了公园,但那棵老槐树依然还在。林夏精心策划,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陈阿婆来到了老槐树下。老槐树的枝干上,新抽的嫩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轮回。陈阿婆颤抖着伸出手,抚摸着粗糙的树皮,泪水顺着脸颊滑落。阿春,你看,我们又回到槐树下了...

    老人轻声呢喃,声音里满是释然与感动。

    这时,林夏拿出从阁楼里找到的相册,翻到那张泛黄的照片,摆在陈阿婆面前。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照片上,将两个年轻女孩的笑容重新点亮。陈阿婆指着照片,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那些童年趣事,仿佛时光从未流逝。突然,玉佩又发出了奇异的光芒,林夏的眼前再次浮现出外婆年轻时的模样。小夏,谢谢你。

    外婆的声音温柔而亲切,替我告诉阿月,我一直都记得我们的约定。

    就在此时,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缓缓走来。林夏警惕地挡在陈阿婆身前,却见老人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满是愧疚的脸。原来,他就是当年负责拆除槐花巷的工作人员,也是当年监视外婆和陈阿婆的人。他说,当年上级要求秘密拆除槐花巷,他发现巷子里有个神秘玉佩的传说,担心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才一直暗中观察。这些年,他良心不安,得知林夏在调查此事,便主动现身说出真相。

    在这一刻,林夏忽然明白,有些情感,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褪色;有些遗憾,也能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得到治愈。她用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幕,决定把这个故事写成一本书,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友情力量,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夏的书出版了,书名就叫《旧阁楼里的秘密》。这本书不仅讲述了外婆和陈阿婆的故事,还融入了她穿越时空的奇妙经历、槐花巷消失的悬疑真相,以及槐花糕非遗技艺的传承。书一经发行,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读者被这份真挚的情感所打动。社区也因此重新重视起槐花巷的历史文化,计划恢复槐花宴,并邀请陈阿婆传授槐花糕制作技艺。

    而陈阿婆,在那次槐树下的

    重逢

    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开始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给孩子们讲述槐花巷的故事,手把手教他们制作槐花糕。每当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她就觉得,自己和阿春的回忆,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林夏偶尔还会回到那座老房子,坐在阁楼上,抚摸着那只樟木箱和神秘的玉佩。她知道,这个阁楼里的秘密,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往事,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永远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新生。

    林夏的书火了之后,槐花巷的故事成了当地人口口相传的传奇。社区里不少年轻人受故事触动,主动找到陈阿婆,要学槐花糕的制作手艺。原本冷清的陈阿婆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旧阁楼里的秘密简介 >旧阁楼里的秘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