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本投降的日子,也是傅承泽发迹的起点。我想起前世他总说
我的成功全靠自己,却绝口不提用沈家的船运网走私军火的事。
把这些锁进保险柜。
我转身看向墙上的天平徽章,
这一次,我不再是等待救赎的金丝雀,而是握着刀叉的猎人
——
盛宴,才刚刚开始。
1948
年
4
月
1
日,濠江日报头版刊登了幅铜版画像:卷发女子身着黑色律师袍,领口别着枚精致的紫荆花胸针,下方配文《华人女性首登法律殿堂:沈曼笙律师事务所今日开业》。
曼笙小姐,葡国总领事的秘书打来电话,
阿珍抱着卷宗匆匆进门,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说下午三点的会面提前到十点。
我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钢笔,抬眼望向窗外悬挂的律所铜牌,在晨光的照耀下,沈曼笙法律事务所
的花体字熠熠生辉,铜牌边缘父亲当年刻下的
JUSTITIA
字样,此刻被阳光照得发烫,那是我坚守的信念,也是复仇的底气。
十点整,总领事秘书带着三名随员准时抵达。我在会客室精心摆了四盆白掌,叶片翠绿而舒展。前世傅承泽总说
白花不吉利,可我偏要让这象征公正的植物,在这房间里扎根生长,见证我每一步反击。
沈小姐申请加入女性权益促进会,
领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薄荷茶,目光落在我胸前的天平徽章上,但按章程,需要两位葡籍律师推荐......
这里有三位。
我不慌不忙地递上文件,里面夹着里斯本大学法学院院长的推荐信,以及父亲当年辩护过的葡国议员手书。领事的目光瞬间被其中一页吸引,那是
1943
年傅承泽走私案的庭审记录副本,虽纸张泛黄、字迹模糊,却盖着葡澳法院鲜红的印章,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被掩埋的真相。
当年的事......
领事清了清嗓子,试图掩饰自己的些许尴尬,沈老先生对葡国的贡献,我们从未忘记。
谈话结束时,领事主动提出合影。我站在律所门前,挺直脊背,嘴角微微上扬,眼神却透着清冷。镜头按下的瞬间,我想起前世参加傅承泽的颁奖典礼,自己只能身着曳地长裙,默默站在角落,连露出脚踝都会被婆婆指责
不成体统。而如今,我站在这律所前,以独立女性的姿态,宣告自己的主权。
曼笙小姐,
阿珍举着新到的报纸,一路小跑着追出来,傅先生登了整版广告!
头版位置,傅承泽的照片占据了半个版面,意气风发,标题写着
澳娱博彩诚招贤才,共筑濠江新传奇。我冷笑一声,将报纸翻到第三版,自己律所开业的消息被挤在右下角,旁边还配着傅家老宅的奢华照片,标题是
豪门阔太跨界执业,丈夫傅承泽力挺爱妻。
他倒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我将报纸折成纸船,随手放进办公桌上的玻璃鱼缸。纸船在水面轻轻摇晃,惊散了几条五彩的孔雀鱼,那是我特意养的,看着它们相互追逐,总能想起前世傅家后院那些勾心斗角的姨太太们。
5
总督府中的暗流
三日后,葡澳总督府的玫瑰园笼罩在淡紫色雾霭中。百年橄榄树下,银质茶壶正吐出袅袅白雾,与玫瑰花甜香缠绕成网。我的指尖轻扣骨瓷杯沿,望着总督夫人克拉拉用银匙将方糖搅成漩涡
——
那动作像极了前世傅承泽洗牌时的习惯,优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