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思想,我的观点,我的喜怒哀乐。在他面前,我不需要伪装,不需要设防,可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我审视着自己内心泛起的涟漪,那是一种久违的心动,但又不仅仅是心动。它更像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和吸引。我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因为一点点好感就奋不顾身,而是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懂得和默契。
我知道,顾远比我小几岁,在世俗的眼光看来,这或许又会成为一个新的槽点。但这一次,我没有太多的顾虑和犹豫。因为我已经明白,真正的幸福,与年龄无关,与他人的评价无关,只与自己的内心感受有关。
我们没有刻意去定义彼此的关系,也没有急于去发展成某种模式。我们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相处着,彼此滋养,共同成长。我觉得,这或许就是我一直以来寻觅的那种最舒服、最自在的亲密关系吧。
有一天,顾远带我去参加了他参与的一个社会调研项目的分享会。在会上,我听到了很多生活在城市边缘,物质条件极为匮乏,却依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独立人格的女性的故事。比如那位独自拉扯两个孩子,靠打三份零工维持生计,却依然坚持学习的兰姐;还有那位因工伤致残,却通过自己的手工艺创作实现自我价值,并积极帮助他人的编织姑娘。
她们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所谓的有事业、有颜值、有学历,凭什么不能提高择偶要求,其实潜意识里,还是给自己和别人设定了条件的门槛。而这些一无所有的女性,她们所拥有的那种纯粹发自内心的力量,那种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肯定,那种在绝境中依然追求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的勇气,才是真正无坚不摧的强大。
那一刻,我对强大的理解,又有了新的升华。
如今的我,依然是我,林曼,四十五岁,未婚。但我不再是那个会被催婚逼得焦头烂额,会被剩女标签刺痛得辗转反侧的我了。
我依然在努力工作,享受事业带来的成就感。我依然和我妈保持着相爱相杀但多了几分理解和尊重的母女关系。我依然和顾远保持着那份独特的、灵魂相依的联系,我们共同探索着精神世界的无限可能。
我知道,这个社会对于大龄未婚女性的议论和标签,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但那又如何呢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价值体系。我不再需要用婚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再需要用他人的认可来获取安全感。
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声音,那些试图用年龄和婚姻来定义我的枷锁,如今在我听来,不过是些遥远而模糊的噪音。我已经学会了屏蔽它们,或者说,我已经强大到足以与它们和平共处,而不被其扰动分毫。
因为我深知,一个女人的价值,从来都应该由她自己来定义。年龄,不应该是束缚,而应该是阅历的馈赠,是智慧的沉淀。真正的强大,在于拥有独立自主的灵魂和丰盈的内心世界。而这份强大,一旦拥有,便谁也夺不走。
我的故事,或许只是千千万万个林曼中的一个缩影。但我希望,它能像一粒小小的火种,点亮一些人心中的微光,给予她们一些温暖和力量。让她们知道,她们并不孤单,她们的选择值得被尊重,她们的人生,同样可以精彩纷呈,光芒万丈。
逆流而上,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我,林曼,会一直在这条路上,勇敢地,自由地,走下去。至于那个赶紧嫁人的KPI,去他妈的吧!姐的人生,姐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