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摸着石头过河
法总比问题多,首先我们应该先确立一个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够在行进的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孟书宇在台下也是笑道:“摸着石头过河呗!”
唐飞一笑:“是这个道理!”
有了孟书宇定下的基调,大家的讨论也在发生着改变,之前大家只是提出问题,到了现在成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讨论。
不过有些事情,对于他们这些大学生而言,是真没有办法解决。
比如,邀请外国公司来华国访问这件事情,这不是大家讨论就能够解决的,毕竟这涉及到了几十个部门的协调
临近下课的时候,唐飞下台,孟书宇重新走上讲台。
“对于大家提出来的问题,我也跟一些同志聊过了。
虽然大家都认为问题没办法一次性的解决,但唐飞同学的文章确实是给了大家一些启迪。
一年完不成,我们就用两年的时间,两年不行,那就三年!
只要我们能够坚定自己的想法,总是能够历尽千帆,云开见月明的!”
台下的同学们点头,眼神中带着兴奋,他们不认为自己只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想要做改变历史的参与者。
下课后,唐飞自然也就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组织委员张俊有些惋惜的说道:“唐飞同学的这篇文章要是在晚两年出现,估计会引起更大的轰动!”
大家也都明白张俊的意思,现在国内与海外的资本还只是处于刚刚开始接触的阶段。
想要进入实质性的谈判,正如之前课上大家所说的那样,且有一段时间呢!
宣传委员宋晓霞却有不同的意见:“凡事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倒是觉着唐同学的这篇文章出来的正是时候。”
马文博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那些部门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虽说现在《财贸战线》也会以内刊的形式出现在各个部委的案头。
但大家能否关注到,却是另外一回事。”
其余有过政府工作经验的同学纷纷点头。
他们每天也会看报纸,但更关注的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或者是来自更高层的一些指示性谈话。
像唐飞这种文章,大家基本上就是一扫而过。
想到这样一篇具有前瞻性的文章,可能会被埋没,大家心情有些低落。
马文博说的并没有错,这一期的《财贸战线》出现在了很多部委办公室的桌上。
也确实是没几个人关注到这篇文章,也就是唐飞在这篇文章大篇幅的引用了石油领域的一些数据,让石油部的少数同志注意到了。
石油部的某办公室内。
“老秦,你看这篇文章有些意思啊!”胡雪松将手中的《财贸战线》递给了老秦。
他口中的老秦,此时不知道在翻找着什么,不在意的问道:“谁写的?”
胡雪松回答道:“一个北大的学生!”
老秦抬头,笑道:“北大的学子啊,怪不得能登上《财贸战线》呢,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略显欠缺,等以后参加工作了,还得再锻炼两年!”
胡雪松对此点头,但还是讲道:“这个学生说,国外公司对于石油的需求是迫切的,甚至有可能会打破常规的主动联系我们寻求合作!”
老秦听完笑着摇头:“我还真希望他说的是真的,但这也只能想想了,咱们的考察团还没有回国呢,人家就主动过来?
反正我是没听过这种事情。”
胡雪松听完也是一脸感叹:“这要是真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