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章 韬光砺刃(4月26日 - 5月1日)
斗技巧和顽强的意志。

    装备升级方面,军工车间内机器轰鸣。利用缴获的苏军装甲材料样本,科研小组通过逆向工程,成功仿制出部分合金配方。技术工人们将这些合金应用到坦克制造中,经过测试,新生产的坦克防御能力提升了20。系统为此奖励积分4000,并提示可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这一成果让汉斯信心大增,他下令加大生产力度,争取让更多的坦克换上新型装甲。

    边境方向,巡逻队同样传来捷报。在罗马尼亚边境,他们与当地抵抗组织取得联系,并在其配合下,里应外合,成功占领了一座苏军物资中转站。站内储存着大量的燃油、轮胎和通讯器材,这些物资对于德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系统提示:【占领敌军中转站,获得积分6000】

    。更重要的是,巡逻队还截获了苏军新研发的坦克装甲材料样本,这一意外收获让汉斯兴奋不已,他立即下令组建专门的科研小组,对样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当日结束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训练场上,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斗志。系统显示:【当前积分:

    600万

    ,麾下兵力:人(新增特种作战单位200人),控制区域:273平方公里】

    。参谋部总结:自然增长864万积分

    +

    区域加成273积分,总消耗22万积分,净增

    -

    130567万积分。这一天,德军在训练与探索中不断成长,每一次进步都让他们离胜利更近一步。

    第三节

    智网弥天(4月28日

    0:00

    -

    24:00)

    4月28日,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德军防线,汉斯在指挥部内来回踱步,神情凝重。经过前几日的战斗与休整,他深刻意识到,在情报与通讯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着部队的行动。“参谋部,我们对苏军的战略动向掌握得太少,必须尽快加强情报网络建设,确保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知己知彼!”

    参谋长迅速调出相关资料,在全息沙盘上展示当前的情报布局:“团长,目前我们的情报来源主要依靠边境巡逻队和少量的线人,覆盖范围有限,且信息传递效率不高。建议消耗6万积分,在边境地区增设30个秘密情报站,招募当地居民作为线人,扩大情报收集的范围;同时,用4万积分升级通讯系统,采用最新的量子加密技术,实现加密信号在山地等复杂地形的无障碍传输。”

    汉斯略作思考,果断下达命令:“立即执行!情报就是战斗力,一刻也不能耽误!”随着积分的消耗,一场悄无声息的情报网络建设行动在边境地区展开。德军士兵们伪装成商人、猎户、流浪艺人等各种身份,分散进入边境的小镇和村庄。他们租赁房屋,将地下室精心改造成监听室,安装上通过系统兑换的高灵敏度电台。这些电台能够捕捉到极微弱的信号,并进行清晰的解码。

    在一个名为莫拉瓦的边境小镇,德军伪装成酒商的特工租下了当地最大的酒馆。酒馆老板娘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丈夫在战争中丧生,独自经营着酒馆。特工们通过与她接触,了解到她对苏军的横征暴敛十分不满,于是趁机劝说她成为线人。起初,老板娘还有些犹豫,但在特工们承诺给予保护和经济补偿后,她终于同意合作。仅仅三天,她就利用酒馆人多眼杂的优势,获取到了苏军某部即将换防的重要情报。这份情报迅速通过加密渠道传递到德军指挥部,为汉斯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通讯中心,技术兵们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将老旧的发报机逐一拆卸,更换为新型的量子加密通讯设备。这些设备采用了最先进的加密算法,能够在瞬间生成独一无二的加密密钥,确保每一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简介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目录 > 第13章 韬光砺刃(4月26日 - 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