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韬光砺刃(4月26日 - 5月1日)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都万无一失。技术兵们还在防区的各个制高点,安装了信号中继塔,以增强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稳定性。
在装备研发领域,科研小组对缴获的苏军装甲材料的分析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数据比对,他们不仅成功仿制出了部分合金配方,还对其进行了优化改进。新的合金材料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重量更轻,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这一成果让德军的坦克制造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系统为此奖励积分4000,并提示可进一步探索将该材料应用于其他装备的可能性。
边境巡逻队在执行任务时,也有了意外收获。在捷克山区的一次巡逻中,他们遭遇了一小股苏军侦察兵。巡逻队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提前布置的陷阱,成功将敌军全歼,并缴获了一台新型便携式雷达。这台雷达体积小巧,却具备强大的探测能力,能够在复杂地形中准确发现敌军的动向。汉斯得知后,兴奋不已,立即下令将雷达送往后方实验室,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和仿制。系统提示:【缴获先进侦察设备,获得积分3000】
。
当日24点,夜幕深沉,新设立的情报站在黑暗中静默无声,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时刻监视着敌军的一举一动;通讯电波在群山之间穿梭,将一条条关键信息快速传递。系统显示:【当前积分:
52万
,麾下兵力:人,控制区域:275平方公里】
。参谋部统计:自然增长864万积分
+
区域加成275积分,总消耗10万积分,净增
-
10844万积分。德军的情报与通讯网络正在逐步完善,这张无形的大网,将成为他们在未来战斗中的重要利器。
第四节
阡陌拓疆(4月29日
0:00
-
24:00)
4月29日,春日的阳光虽然温暖,但在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处,依然寒风凛冽,白雪皑皑。汉斯站在地图前,目光坚定地看着山脉深处那些尚未被德军控制的区域。“参谋部,苏军暂时退却,正是我们扩张地盘的好时机。阿尔卑斯山脉地形复杂,敌军防御薄弱,我们要在那里建立新的战略支点!”
参谋长迅速制定计划:“建议组织15支远征小队,每支小队配备雪地摩托、高山帐篷、便携式电台以及必要的武器弹药,预计共需消耗75万积分。另外,为确保后勤补给,可在远征路线上预先设置物资缓存点,储存食物、燃料和医疗用品。”
汉斯批准了计划:“立即行动!告诉小队指挥官,谨慎行事,安全第一,但也要抓住一切机会扩大我们的控制范围!”很快,15支装备精良的远征小队集结完毕。队员们身穿特制的防寒服,背着沉甸甸的装备,跨上轰鸣的雪地摩托,向着阿尔卑斯山脉深处进发。
在海拔两千米的一处隘口,呼啸的狂风裹挟着雪粒,打得人睁不开眼。一支远征小队艰难地停下雪地摩托,队长举起望远镜,在风雪中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况。突然,他的目光被远处一个若隐若现的建筑吸引。“那是什么?好像是个修道院!”队长喊道。队员们顿时来了精神,驾驶着雪地摩托,小心翼翼地朝着建筑驶去。
当他们靠近修道院时,发现这里早已被厚厚的积雪掩埋,只露出部分尖顶和墙壁。队员们齐心协力,用铲子和工具清理出一条道路,进入修道院内部。修道院的大厅里布满了灰尘和蛛网,圣像和壁画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斑驳陆离。但队员们顾不上欣赏这些,他们开始四处搜索。
在地下室,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一批保存相对完好的中世纪羊皮卷和古籍。这些文物虽然在军事上没有直接用途,但系统依然给予了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