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9章 东线重生:钢铁秩序与冰雪后勤
    (1944年11月6日-10日)

    一、波罗的海协作:北欧精密的冰雪方程式(11月6日,6400字)

    03:00

    斯德哥尔摩的秘密列车

    瑞典铁矿石列车的押运员拉尔斯·尼尔森检查货单,30吨级的lkab磁铁矿被分成12个标准集装箱,每个箱角都刻有瑞典王室的盾形纹章——这是中立国运输的安全密码。他的怀表显示凌晨3点17分,比预定时间晚了7分钟,车厢底部的加热系统已自动启动,防止矿石与车厢冻结。

    “抱歉,尼尔森先生,”火车站长致歉,“昨晚的暴风雪延误了清雪机。”

    尼尔森点点头,摸出瑞士产的温度计,显示车厢内温度维持在-8c——刚好高于磁铁矿的脆化阈值。他想起瑞典工业部长的警告:“这批矿石关乎欧洲的未来,必须用对待皇室的谨慎来运输。”

    08:00

    塔林港口的破冰美学

    荷兰鹿特丹港务局设计的破冰船“海象号”驶入塔林港,船头的弧形破冰刃采用卢森堡产的钨钢合金,可承受2000吨的冰面压力。船长扬·范德梅尔看着雷达屏幕,上面显示萨瓦河冰面厚度12米,刚好是破冰刃设计值的80——这意味着可以轻松通过,又不会浪费动能。

    “启动液压破冰系统。”他下令。

    船首的液压锤以每分钟120次的频率敲击冰面,碎冰如浪花般溅起,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甲板上,爱沙尼亚劳工们穿着比利时产的防寒服,用德国制造的尼龙绳固定集装箱,绳子上印着“欧洲联合”的字样。

    14:00

    冰雪交易所的人性天平

    在塔林市政厅改建的冰雪交易所里,芬兰商人埃里克·林德正在称量驯鹿皮。他的天平左边放着5张驯鹿皮,右边是10公斤黑麦面粉,下方的电子秤显示“平衡”,旁边站着国际红十字会观察员。

    “这批皮子将用于制作坦克乘员的防寒手套,”林德对观察员说,“每平方厘米的皮毛可承受-35c低温。”

    观察员点点头,在记录簿上写下:“交易公平,符合《海牙公约》,上面绣着“欧洲铁路联盟”——这个在占领区秘密成立的组织,正在用技术对抗战争的混乱。

    16:00

    梵蒂冈的白色十字

    意大利司机卡洛·罗西驾驶着悬挂梵蒂冈旗帜的菲亚特卡车,车斗里装着200箱意大利面和100桶橄榄油。当卡车经过苏军狙击区时,他摇下车窗,露出脖子上的十字架,狙击手犹豫片刻,放过了这辆“上帝的使者”。

    “圣母玛利亚,”卡洛默念,“愿这些食物能拯救更多灵魂。”

    卡车抵达前线后,德军炊事员用橄榄油煎意大利面,香气吸引了三名苏军逃兵。他们举着白旗走近,用生硬的德语说:“我们听说你们有热的意大利面。”

    22:00

    布拉格的电热童话

    捷克工程师雅努斯·诺瓦克正在测试电热袜,他将袜子连接到布拉格热电厂的废热发电系统,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稳定在37c。一名德军士兵试穿后惊叹:“就像踩在春天的草地上。”

    诺瓦克笑了笑,想起自己的女儿在布拉格小学读书,课本里已经开始教授德语。他摸出女儿寄来的明信片,上面画着穿着电热袜的小木偶,旁边写着:“爸爸,你是发明温暖的魔法师。”

    跨国工程实录:

    -

    法国蒸汽除雪机每小时消耗1吨咖啡渣,产生的热能可融化20吨积雪

    -

    比利时轨距校准团队创造了连续200公里轨距误差<005毫米的纪录

    -

    梵蒂冈卡车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简介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目录 > 第39章 东线重生:钢铁秩序与冰雪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