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9章 东线重生:钢铁秩序与冰雪后勤
的通行成功率达91,甚至有苏军指挥官默许其通过防线

    三、巴尔干堡垒:文明防御的技术诗学(11月8日,6400字)

    06:00

    阿姆斯特丹的冰雪雷达

    荷兰工程师范德瓦尔正在调试“冰雪雷达”,这种基于超声波原理的设备能穿透3米厚的冰层,误差仅001米。他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想起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实验室的日子,那时的研究是为了探测海底石油,现在却用来探测敌人。

    “范德瓦尔先生,”克虏伯中将问,“能分辨出苏军坦克和驯鹿群吗?”

    “当然,将军,”范德瓦尔回答,“坦克的回波频率是23khz,驯鹿是15khz,就像区分大提琴和小提琴。”

    12:00

    维也纳的雪墙密码

    奥地利建筑师卡尔·施密特站在萨瓦河雪墙前,用角度仪测量墙面弧度。他设计的45度倾斜墙面,可使762炮弹的跳弹率达92,而122炮弹的跳弹率也有68。一名德军士兵开玩笑说:“这墙比我奶奶的盾还结实。”

    施密特没有笑,他想起在维也纳美术学院的毕业设计——一座融合哥特式尖拱与现代主义的教堂。现在,他的才华被用来设计杀人的雪墙,这让他感到矛盾,却又无法否认其中的美学价值。

    18:00

    伯尔尼的精密瞄准

    瑞士钟表匠汉斯·穆勒正在校准pak43反坦克炮的瞄准镜,他用精度00001度的微调旋钮调整十字线,确保在-25c环境中射击偏差不超过01密位。旁边的德军炮手敬畏地说:“您就像在调校瑞士钟表。”

    穆勒点点头:“没错,每门炮都是精密仪器,误差可能害死一个士兵,或者拯救一个国家。”他的工具包里装着日内瓦产的镊子,上面刻着“精准即正义”——这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遗言。

    24:00

    哥本哈根的地热温暖

    丹麦工程师奥莱·尼尔森正在调试“小美人鱼暖房”,利用哥本哈根动物园的地热管道加热坦克暖棚。温度计显示棚内温度20c,比传统暖房节能62。一名德军士兵在暖棚里脱下防寒服,露出里面印有“安徒生童话”图案的内衣。

    “奥莱先生,”士兵问,“小美人鱼会喜欢我们的坦克吗?”

    尼尔森笑着回答:“她更喜欢和平,但至少我们的暖房不会让她的尾巴冻僵。”

    文明防御数据:

    -

    荷兰冰雪雷达的误报率仅3,成功识别出17次苏军的“驯鹿伪装突击”

    -

    维也纳雪墙在实战中偏转了47发苏军炮弹,其中12发直接反弹击中敌方坦克

    -

    瑞士瞄准镜使德军炮手的平均击杀时间从28秒缩短至9秒

    四、全线后勤:欧洲共同体的冰雪叙事(11月6日-10日,6400字)

    09:00

    里斯本的中立航线

    葡萄牙货船“圣乔治号”载着西班牙羊毛围巾驶入里加湾,船上的无线电不断播放法多音乐,掩盖发动机的声响。船长若昂·桑托斯看着甲板上绣有“欧洲团结”的围巾,想起在里斯本港口,英国间谍曾出价十倍购买货运清单。

    “抱歉,先生,”桑托斯说,“我只相信中立的利润。”

    15:00

    雅典的橄榄油战争

    希腊化学家乔治·帕帕佐普洛斯正在实验室里调配防寒膏,橄榄油与蜂蜡的比例精确到01克。他的笔记本上写着:“公元前480年,希腊人用橄榄油润滑战船;公元1944年,我们用它润滑坦克炮管。”

    当节完

    本章节字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简介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目录 > 第39章 东线重生:钢铁秩序与冰雪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