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雪夜求医(一):生三个女儿的月娘
    这日猛烈而持续的风雪极大影响了生意,学徒、杂役们都纷纷被打发回去了,但越是这种气候,寻常人家越易发病至街头苦奔求告、求医问药,因此,定春医馆还留着掌柜郎中、账房后生和一名老药工留守铺子。

    一架古朴的木质屏风将医馆外间一分为二,里间为掌柜郎中的诊室,放着诊桌和躺椅;外间则为候诊区,摆了几条长凳和椅子。

    三面墙上钉满了药柜,门后墙壁上码着一摞摞的席子,如果病患众多、没有地儿下脚的时候,就把这些席子在屋内屋外地上铺了,供人坐卧。

    后屋是医馆的厨房和药库,有个年近六旬的老翁常年居住里面,他不是定安人,但也没人知道他到底从哪里来,只因辨得一手好药便被留在馆内当个药工,而时日久了,他的口音也与定安人无异,便渐渐无人再问他的来处。

    众人管他叫老白,只因他的须发皆已白透,不过即便如此,他腰骨腿脚较寻常的六旬老翁硬朗许多,日常忙了他在前屋抓药,得空就到后屋煎药制膏、炮制药材,四时起居都在馆内,还顺带捎上了看门的活儿。

    账房后生阿天弱冠年纪,是掌柜郎中的远方亲戚,爱看些杂书,认识些字,能打算盘,平时待人接物也算机灵,又因了他年迈母亲的托情恳求,便留在馆内帮忙记物算账。

    阿天在柜台内坐着,一手托着下颌,一手有一下没一下拨着算盘珠子。

    他平波无澜的表面下,实际烦躁得很,只因前日他家里那不争气的刚给他生了第三个女儿。

    看着屋外狼吞虎咽般不死不休的风雪,想到家里尚在产褥期行动不便的妻子和三个粥饭都不能自理的younv,阿天心里也有些微记挂,但一想到成亲五年还没生出个儿子,以及年迈母亲埋怨、失望、泫然欲泣的眼神,家里吵吵嚷嚷的哭喊声,又觉得在医馆内这样坐着,看看风雪,也挺省心的。

    五年前媒婆上门说亲的时候,分明说那家女子屁股有多圆、腰腿有多壮,是个怎样好生儿子的苗子,而且吃得不多,人又麻利勤快,直把他母亲乐得牙都笑掉光了,折合所有的聘礼,花了二十两白银,才将她娶进门来。

    没成想,才五年光景,不值钱的女娃儿生了一茬又一茬,那媳妇身子还越来越差……阿天一掌拍在算盘上,重重吁了口气。

    掌柜兼郎中的王青梧掀了门帘自里屋走出,被他那冷不丁的一掌吓了一跳。

    他问了一句“怎又唉声叹气”,手上拎了一罐煨得烫手的汤药和一袋涂成红色的鸡蛋,喜洋洋放到柜台上,朝屋外望了一眼“想是记挂贤媳和孩儿们了吧?”阿天垂头抓了抓脑袋,只不回话。

    王青梧五十有余,眉毛、须发都浅淡,整张脸像一团揉开的白面,再尖刻的风霜刀剑到了他面上,都能给揉成满面和气:“看这风雪势头今晚是歇不了了,你先回家照顾贤媳和孩子。

    这罐生化汤和鸡蛋都带回去,给贤媳吃了能调养身体,贤媳身子养好了,奶水稠厚些,孩子也能养的好些。

    明日过来,我再让老白熬一罐,千万要将身子养好了。

    ”阿天终于忍不住开口:“挣了一年还是个丫头……我娘失望得很,还喝什么汤药,吃什么鸡蛋……”想想当初的二十两银子已经快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现在儿子影儿都没见到,又白白多了三个要添食的活口和一个羸弱的整日要养病的婆娘……王青梧民间行医半生,对这种情形已见多不怪,仍忍不住劝导他,“贤媳若养不好身子,谁来替你操持家事、抚养女儿、侍奉母亲?再者说了,你后续要再指望生儿子也得她先把身子养好了罢!如若这次再受了虚羸,她真是要常病不起了,你不仅得侍奉你娘,还要照顾她,再加拉扯三个孩儿,苦的岂非不是自己?”阿天如何不知其中利害,这些话语,他早在自家心里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墟上筑机简介 >墟上筑机目录 > 雪夜求医(一):生三个女儿的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