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我把那张主图收进包里,往肩上一背,像是扛着一块还没立起的楼板。

    临走前,我在工地入口那块围墙上,用红色喷漆写下几行字:

    这里曾有人试着盖楼,不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权力,只是为了证明,脚下的土地是可以靠双手改变的。

    第三天,我离开了镇子。没有仪式,没有告别,只有一辆慢悠悠的绿皮火车,载着我和我的图纸,往北而去。

    半个月后,赵南发来消息:市规委内部有人开始质疑调规的正当性,恒盛的合作文件出现漏洞,媒体也有匿名举报流出。

    他说:你没白干。哪怕他们现在不承认,将来也得回头看一眼。

    我没回话,只把那条短信收藏了。

    再后来,我去了甘肃一个小镇,被一所偏远学校请去做施工顾问。他们的教学楼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砖瓦结构,一到下雨天就滴水。没人肯投标,也没人愿意白跑几十公里来回干这种赔本买卖。

    我去了,带着图纸,带着那台破旧笔记本,还有那张写着苏沉社区建设服务体的临时公章。

    那天开工仪式,校长把铁锹递给我,说:这地方偏了点,但肯定有人记得你做过的事。

    我笑了笑,接过锹,在黄土地上挖下第一铲。

    阳光洒下来,尘土飞扬,我忽然想起那栋没完工的楼,想起父亲的笔记本,想起那些工友、那些夜晚、那些汗水、争吵与坚持。

    我知道我没赢,可也没有输。

    因为我站过一次钢架上,在所有人都说你不可能的时候,把一栋没根的房子撑到天亮。

    而这一次,我要从头再来,盖一栋新的楼。

    没有封条,没有投标,没有保安,没有围挡。

    只有我,还有一群人,一锹一锹,一砖一砖,盖出一块地,也盖出一点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一砖一瓦挣出来的光简介 >一砖一瓦挣出来的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