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闺秀入学梦,校门深似海
格身份证明。

    此险,值得一冒!”“规矩不同,确为难题。

    但规矩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明玉姐姐天资聪颖,只要给她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正确的引导,女儿相信她能很快适应。

    躲在家中闭门造车,永远学不会真正的‘规矩’。

    至于举止差池引来麻烦,女儿会全程陪同,细心教导,定会护姐姐周全,将风险降至最低。

    ”“至于代价…”谢砚秋的声音微微发沉,目光扫过父亲伤痕累累的手和弟弟疲惫的睡颜,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正是看到了爹和二弟的‘代价’,女儿才更明白读书的‘出路’有多重要!工地搬砖,是拿命换钱,是饮鸩止渴!今日两百钱,明日呢?后日呢?爹的手还能砸几次?二弟的身子骨还能扛多久?供他们读书,是眼前的重负,却是未来摆脱这血汗苦役的唯一希望!学费高昂,我们想办法!开源节流,总能挤出一些!明远大哥备考所需,亦非一朝一夕,我们可暂缓购置,优先保障弟妹入学基础!此乃关乎谢家未来气运的百年之计,绝非空谈!”

    她将读书提升到家族存续的战略高度,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房间里一时陷入沉寂,只有谢砚秋因激动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谢镇山紧锁的眉头并未舒展,但眼中锐利的审视中,第一次掺入了一丝深沉的思索。

    女儿的分析条理清晰,利弊权衡并非无的放矢,甚至隐隐契合了他作为统帅对“长远布局”的考量。

    “秋儿…”

    祖母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老夫人浑浊的目光在谢镇山和谢砚秋之间缓缓移动,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沧桑和决断。

    “砚秋所言,切中要害。

    身份之危,如芒在背,久拖必成大患。

    融入此世,学堂确为相对稳妥之径。

    明玉聪慧,非池中之物,困于浅滩,终非长久。

    镇山所虑之险,砚秋已有应对之策。

    至于钱帛…”老夫人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老身尚有几件贴身旧物,或可典当一二,聊作贴补。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明玉、明轩入学之事,关乎谢氏存续与未来,势在必行。

    此事,听秋儿的。

    ”老夫人一锤定音,不仅支持,更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典当旧物),彻底堵死了谢镇山反对的可能。

    谢镇山脸色变幻,最终在母亲威严的目光和女儿有理有据的分析下,重重地呼出一口浊气,再次闭上了眼睛,算是默认。

    柳氏看着女儿,又看看老夫人,最终也含泪点了点头,眼中多了几分对未来的希冀。

    谢明玉怔怔地看着祖母,又看看一脸坚定、条理清晰为自己据理力争的妹妹,再看看默不作声的父母。

    祖母的支持和妹妹“融入方能安全”、“学规矩而非躲规矩”的分析,像一把钥匙,松动了她心中那恐惧的坚冰。

    她低下头,长长的睫毛颤抖着,泪水无声滑落,却没有再出言反对,只是紧紧攥住了妹妹的手,仿佛从中汲取一丝勇气。

    “好!”谢砚秋感受到姐姐手中传来的微弱力道,心中一定,重新拿起那张写满字的纸,“我打听过了,离这里不远,有一所公立的‘育才中学’,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求可能相对宽松。

    我写了申请书,着重说明了我们因灾祸流落至此的特殊情况,强调了弟妹渴望学习、尽快融入社会的意愿,希望能争取一个‘借读’或‘旁听’的机会。

    明日一早,我便带明玉姐姐和明轩去试试!爹,娘,祖母,请放心,我会小心应对,绝不让家人涉险。

    ”育才中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带着古人穿回现代简介 >带着古人穿回现代目录 > 第九章:闺秀入学梦,校门深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