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而沉默,但刀锋过处,它们服服帖帖。这方油腻的小天地,成了我唯一能抓住的浮木。我像一头蒙住眼睛拉磨的驴,只盯着眼前那一方案板,心无旁骛地切、剁、片、削。汗水滴进眼睛里,辣得生疼,也懒得去擦。手被刀锋划破的口子结了痂,又被磨破,最后变成一层厚厚的、粗糙的老茧。

    日子在单调的刀砧声中流淌。直到一个赶集的日子,饭店里人声鼎沸。我正埋头对付一堆顽固的萝卜,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在身后响起:光明…韦光明…

    我猛地回头,案板上的刀差点脱手。是张婶,邻村的媒婆,脸上堆着惯常的、过于热络的笑。她旁边站着一个年轻女人。个头不高,身形纤细,穿着一件半新的碎花的确良衬衫,洗得有些发白。她微微低着头,露出一段白皙的脖颈,双手紧张地绞在一起。我看不清她的全貌,只记得她垂着的眼睫毛很长,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她叫柳月娥。

    光明啊,瞧你这手艺,出息了!张婶的嗓门很大,盖过了厨房的噪音,引来几道好奇的目光,月娥可是个好姑娘,邻村柳家的,勤快,性子也静。张婶瞧着你们俩啊,般配!

    我有些手足无措,沾着萝卜屑的手在油腻的围裙上蹭了又蹭,脸上火辣辣的,笨拙地挤出几个字:张婶…我…我这…脏着呢…

    柳月娥飞快地抬眼瞥了我一下,那眼神像受惊的小鹿,带着一丝慌乱,还有…一丝我读不懂的、极其隐晦的复杂情绪她迅速又低下头去,脸颊似乎飞起了一抹红晕,声音细若蚊呐:张婶…我们…走吧…别耽误人家干活…

    张婶却不管不顾,硬是拉着柳月娥在厨房门口又说了好一会儿。内容无非是夸我老实肯干,夸月娥温柔贤惠,最后撂下一句:光明,改天请个假,上柳家相看相看去!这事包在婶子身上了!

    她们走了。厨房里几个相熟的帮工立刻围上来起哄。

    行啊光明!傻人有傻福!那姑娘看着真水灵!

    就是瘦了点,不过配你这大块头正好!

    啥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啊哈哈哈!

    我胡乱应付着,心却像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再也无法恢复之前的平静。案板上那堆萝卜似乎也带上了点别样的意味。那抹低垂的眼睫,那段白皙的脖颈,还有那细弱的声音,总在眼前晃。一种从未有过的、混杂着紧张和莫名悸动的感觉,在心底悄悄滋生。这感觉陌生又滚烫,冲淡了长久以来浸透在骨头缝里的油腻和疲惫。

    相看、定亲、过礼…程序走得飞快,快得让我有点晕眩。爹娘显然对柳月娥很满意,她话不多,手脚麻利,低眉顺眼的样子符合他们对儿媳妇的所有想象。我也说不出哪里不好,只觉得心里那点模糊的期待,似乎被这过快的节奏冲得有点七零八落。柳月娥在我面前总是很安静,安静得近乎疏离,眼神常常飘向别处,很少与我对视。偶尔目光相接,她也总是飞快地移开,那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潭深不见底的、让人捉摸不透的静水。

    3

    婚宴是在村里摆的。喧天的锣鼓,呛人的鞭炮硝烟,流水席上推杯换盏的喧闹…一切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我穿着新买的、不太合身的中山装,被众人推搡着,傻笑着,机械地敬酒。直到被簇拥着送入贴着大红喜字的新房。

    红烛跳动着暖昧的光。柳月娥坐在铺着新被褥的炕沿上,依旧低着头,大红嫁衣衬得她的侧脸在烛光下有种惊心动魄的苍白,嘴唇抿得紧紧的。

    屋里只剩下我们俩。空气粘稠得让人窒息,只有烛芯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我口干舌燥,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心里像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兔子,撞得肋骨生疼。我鼓起这辈子最大的勇气,挪到炕边,笨拙地伸出手,想去碰碰她的肩膀。

    指尖还未触及那滑溜的绸缎料子,柳月娥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些逝去的日子简介 >那些逝去的日子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