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桂花糖藕
    这么一来,晚餐的主食时间正好赶上,一点都没有耽误。

    薄皮儿蒸出来的包子晶莹剔透,拿起笼屉的时候,包子就像水袋一样晃晃悠悠的,透过包子皮能看到诱人的金黄色汤汁。

    刚才的小学徒也缓过来了害怕的情绪,兴高采烈地帮着出餐。

    给部分客人端上包子以后,有一桌的客人没有见过这样的包子,赵小霜给他们介绍了灌汤包的做法和口味,几个人还是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刚把皮咬破,里边的肉汤就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有的人又慌忙用盘子去接,有的人则把包子皮一提,将汤汁嘬进嘴里,浓郁清甜的肉汁瞬间灌满喉咙,再就着又薄又韧的皮咬一大口肉馅,鲜嫩扎实,混着大葱的辛甜一口下肚,直让人欲罢不能。

    几个人一个接一个的吃着,有的人还蘸了一些香醋,更是让口感层次丰富了许多,口里是烫的,胃里是暖的,勾得旁边几桌的人也纷纷咽口水,加了一盘又一盘。

    也有客人就想吃普通发酵的大白面包子,赵小霜也认认真真给人家解释了缘由,并承诺在半个小时以内给他们上原来样式的包子。

    一晚上的兵荒马乱可算过去了,赵小霜也有些疲惫,今天一大早起床坐火车,到了以后几乎也没有休息,就忙活了一晚上。

    好在现在的饭店歇业比较早,不至于营业到半夜,几个人把厨房打扫干净以后,大师傅才终于问起赵小霜的来历。

    赵小霜猜的不错,这个大师傅就是负责这边后厨的主厨,姓武,是川阳市本地人,早年在沿海城市的饭馆里当过厨师,学会不少其他菜式的做法,这几年才刚回来川阳市,因为厨艺精湛,被招待所聘用作为主厨。

    赵小霜把张海给她开的介绍信递给他,又大大方方地和大家自我介绍了一下,经过刚才的事情,面点师傅和小学徒都对她有了不少的好感,也有人觉得她刚来就插手做饭的事情,太爱抢风头,多少有些不满,谁不是从最底层的打杂开始做的呢?凭什么她一来就做上面点了。

    主厨没有说赵小霜不好,也没有夸她好,只是淡淡地点点头:“这位小同志是过来学习的,在这里呆两周,大家多多照顾一下。

    ”听到赵小霜只是过来学习十几天的,并不会长待,几个人的情绪多少平息了一些。

    结束了一整天的奔波和忙碌,赵小霜随便去公共淋浴间冲洗了一下就倒在了床上,小腿因为旅途的劳累感觉肿胀了起来,好在招待所的床垫还算比较柔软,她光是躺上去就已经感觉舒服了很多。

    明天一大早赵小霜还得去帮着洗菜备菜,这个时候的学习还基本上是师徒制,新人过来学习都是从打杂开始,帮师父打下手的同时“偷师”,要眼尖心细,自个儿琢磨,哪天师父心情好,可能会指点一二,和后来她去深市的那种成体系的培训班很不一样,基本都是以年为单位才能学会一些本领。

    不过赵小霜本来也不全是为了学做菜才来的,在第二天忙完以后,趁天还没全黑,她换了一身衣服就出门打听学校和租房去了。

    川阳市虽然比西顺县物价高,但这个年代本身人员流动不是很大,城市里职工一般也都住在自己单位的职工宿舍或者家属院,因此房租并不会很贵,只是不太好找,赵小霜连着三天下班以后出去找,都没太找到合适的房子。

    不过倒是打听到一所按考试选拔入学的高中,只是有点偏远,赵小霜打算等休息日一大早过去看看。

    这天赵小霜照例一大早去洗菜,主厨拿出了一张菜单递给了赵小霜,后天会有一场婚宴在这家招待所举办,整个后厨的人都要一块上阵,主厨直接把菜单给赵小霜讲了一遍,办婚宴的家庭本身就比较宽裕,这次的又尤其阔绰,除了婚宴上常见的红烧排骨、炸丸子,还有两只整鸡整鸭,新娘子是沿海城市来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七零,我靠厨艺一夜暴富简介 >重生七零,我靠厨艺一夜暴富目录 > 桂花糖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