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晨五点三十分,闹钟还没响,林秀珍就睁开了眼睛。
五十五岁的身体早已养成了精确的生物钟,比任何机械都准时。她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感受着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没有沉重的呼噜声,没有随时可能爆发的怒吼,没有需要小心翼翼伺候的另一个人的存在。
这是她搬出来的第三百二十七天。将近一年的自由。
林秀珍轻轻吐出一口气,伸手按掉了即将响起的闹钟。她翻身起床,赤脚踩在木地板上,冰凉的感觉从脚底传来,让她彻底清醒。这间一室一厅的小公寓是她用三十年积蓄租下的,虽然简陋,但每一寸都属于她自己。
她走到窗前,拉开窗帘。六月初的晨光温柔地洒进来,落在她布满皱纹却平静的脸上。窗外是小区里几棵茂盛的梧桐树,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向她问好。
早上好。林秀珍轻声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洗漱完毕,她给自己煮了一碗白粥,煎了一个荷包蛋。简单,但足够。吃完早餐,她仔细地收拾好碗筷,然后从衣柜里取出超市的工作服——一件深蓝色的polo衫和黑色长裤。
镜子里,她将花白的头发整齐地扎成一个马尾,戴上印有福万家超市标志的帽子。三个月前,她在这家离家两站路的超市找到了一份理货员的工作,工资不高,但足够支付房租和基本生活开销。
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给了她一个身份——林姐,而不是张建国的老婆或张明的妈妈。
林姐,今天气色不错啊。同组的王阿姨在员工休息室跟她打招呼。
昨晚睡得早。林秀珍笑着回应,从储物柜里取出手套和围裙。
听说今天要来一批新货,估计又得忙到中午了。
忙点好,时间过得快。林秀珍系上围裙,走向仓库。
上午的工作如常进行。她熟练地清点货物,补充货架,偶尔帮顾客寻找商品。这种机械性的劳动让她感到平静,甚至是一种奇怪的满足感。每一件被整齐摆放的商品,都像是她重新建立的生活秩序的一部分。
中午休息时,她坐在员工休息室吃着自己带来的便当——青菜炒肉和米饭。王阿姨坐在她对面,一边吃饭一边刷手机。
哎呀,现在的小年轻真不得了。王阿姨突然说,把手机屏幕转向林秀珍,你看这个新闻,儿子把老母亲赶出家门,就因为老太太不愿意把退休金全给他。
林秀珍的筷子顿了一下,眼睛扫过手机屏幕上的标题:《七旬老人被儿子赶出家门,睡在楼道三个月》。
世上什么人都有。她轻声说,继续低头吃饭,但胃口突然消失了。
要我说啊,这种儿子就该抓起来。王阿姨愤愤不平,养儿防老,养出这种白眼狼,还不如养条狗呢!
林秀珍没有接话。她想起自己儿子张明最后一次来看她的情景——那是三个月前,他站在她公寓门口,满脸不耐烦地说:妈,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家爸最近腰疼得厉害,没人给他按摩。
那天她拒绝了,第一次对儿子说了不。张明的表情从惊讶迅速转为愤怒,最后摔门而去。之后他再没来过,只是偶尔发几条语气冷淡的微信,询问她想通了没有。
下午三点,林秀珍下班了。超市实行轮班制,今天她上的是早班。走出超市大门,六月的阳光热烈地拥抱了她。她决定去附近的公园走走,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公园里人不多,几位老人在树荫下下棋,几个年轻妈妈推着婴儿车散步。林秀珍找了一张长椅坐下,从包里拿出一本书——这是她从社区图书馆借来的,一本关于女性自我成长的书。三十年的婚姻生活几乎磨灭了她的习惯,现在她正一点一点重新捡起来。
她刚翻开书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