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翠色的采莲女,后来在泽畔种下了一片梧桐幼苗,她说那抹翠色让她感到莫名的哀伤与温暖,如同一个未完成的夏日旧梦。

    12

    冰峰下的守望

    至于那片永恒的雪原,孤绝的冰峰,则成了传说中最神秘、也最令人敬畏的所在。关于雪冢金叶与冰峰双音的传闻,吸引着无数寻求神迹、感悟天道的修行者、苦行僧和好奇的探险者。然而,真正能靠近冰峰、抵达雪冢的人,寥寥无几。极寒、风雪、以及仿佛凝固时间的孤寂,是难以逾越的屏障。

    只有极少数意志如铁、或身负特殊因缘的人,才能穿越那片死寂的纯白。他们描述,靠近冰峰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怆与庄重会攫住心灵,仿佛踏入了一个巨大而永恒的祭坛。雪冢顶端的金叶,在风雪中永不凋零、永不掩埋,如同一个凝固的奇迹。冬至子时,亲眼目睹那金叶如同呼吸般轻微起伏,叶脉中光华流转的瞬间,是所有抵达者口中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神圣时刻。那一刻,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唯有牺牲与守护的永恒重量,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而将耳朵贴在冰峰岩壁上,听到的那两种交织的声音——雪落的静谧咒语与冰弦自鸣的余烬嗡鸣——更被视为无上的机缘。有人从中听出了天地至理,道心通明;有人被那永恒的悲怆与微温的守护所震撼,潸然泪下;也有人试图捕捉那声音中的韵律,谱写成曲,却总觉徒具其形,失其神髓。那声音是天地为两位献祭者谱写的安魂曲,是时序基石自身的心跳,非人力所能摹拟。

    13

    莲绽惊蛰

    许多年后的一个惊蛰。

    东方,回春泽。

    覆盖沼泽的坚冰早已在某个春风化雨的时节悄然消融。淤泥中沉睡千年的莲子,在正确的时序里,感知到了地脉深处涌动的暖流和空气中蓄势待发的春雷。

    第一声真正的春雷,撕裂了沉闷的铅灰色天幕,带着唤醒万物的磅礴力量,轰然炸响!

    就在雷声滚过泽心的刹那,一片靠近当年夜渔者看见倒影魅影的水域,浑浊的水面下,一点柔弱的、却无比坚定的绿意破开了淤泥。紧接着,一片小小的、圆润的荷叶舒展着,挣扎着,冲破了水面的束缚,在雷声的余韵和细密的春雨中,迎风摇曳。

    嫩叶初绽,青翠欲滴。在它旁边,一点更小的、带着淡淡粉意的尖角,也怯生生地探出了水面。

    这是新生的序曲。

    泽畔,当年那位种下梧桐林的采莲女,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妪。她坐在水边,浑浊的目光注视着那片新生的荷叶,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宁静的笑容。她仿佛又看到了水底倒影中那抹转瞬即逝的翠色与赤红,听到了那声若有若无的金铃轻响。

    听见了吗她低声呢喃,像是问身边的小孙女,又像是问这泽水,问这天地,春雷响了……新的轮回,开始了。她的目光越过新荷,投向泽畔那片已亭亭如盖的梧桐林。春风拂过,新绿的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应和着远方的雷声,也仿佛在回应着泽中那抹新绿。

    14

    余响不绝

    天地无言,四时如常。

    阳光依旧普照,雨露依旧滋养,万物在既定的轨道上生长、凋零、轮回。寒蝉与云深的名字,连同那场撼动时序的壮烈牺牲,在漫长的岁月中,终究化作了传说,融入了神话,甚至被凡尘的喧嚣渐渐覆盖。

    然而,那场绝响的回音,却从未真正消散。

    它融入枫林子夜的凝露弦音,成为秋日最深的注脚;它化作焦土绿洲正午的短暂沁凉,是盛夏里最珍贵的喘息;它闪烁在回春泽春雷前的倒影魅影中,是冬去春来最神秘的序曲;它年复一年地,在冬至子时的雪冢金叶上起伏呼吸,在冰封岩壁深处低吟着雪咒与弦鸣。

    它存在于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五百年的修行简介 >五百年的修行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