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993年的春天,十八岁的林晓梅背着鼓鼓囊囊的编织袋,站在东莞常平火车站的出站口,被眼前的人潮吓呆了。她从未见过这么多人——扛着大包小包的打工者像潮水一样从车站涌出,各种口音的吆喝声、喇叭声混成一片,空气里弥漫着汗水和汽油的味道。

    晓梅!这边!同村的李婶在人群中挥舞着手臂。林晓梅赶紧挤过去,生怕跟丢了在这陌生城市唯一的熟人。

    李婶打量着她单薄的身子板,皱了皱眉:比我想的还瘦,不过厂里就喜欢你们这样的小姑娘,手脚灵活。她接过林晓梅的行李,走,先带你去厂里报到,明天就能上工了。

    坐在颠簸的三轮车上,林晓梅紧紧抓着车栏杆,眼睛却贪婪地看着沿途的一切——高耸的厂房、闪烁的霓虹灯、穿着时髦的城里人。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啊!比村里那几亩薄田和漏雨的土房强多了。

    李婶,工厂...工资真的像你说的那么高吗林晓梅小声问道,手指不自觉地摸向缝在内衣口袋里的三百块钱——全家凑的路费和生活费。

    包吃包住,一个月两百八!李婶得意地说,干得好还有奖金。你哥在建筑队搬砖,一天才八块钱哩!

    林晓梅在心里飞快地计算着:一个月两百八,一年就是三千多!干上三年,就能回家盖砖房了。阿妈的关节炎有钱治了,弟弟也能继续上学了。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挺直了腰板。

    三轮车拐进一条狭窄的巷子,停在一排灰扑扑的三层楼前。李婶指着其中一栋:这就是咱们宿舍,八个人一间。厂子在前面,走五分钟就到。

    宿舍比林晓梅想象的还要简陋——水泥地上摆着四张上下铺,中间一张长桌,墙角堆满了脸盆、热水瓶和行李。一个穿着花睡衣的姑娘正坐在床边剪脚趾甲,看到她们进来,懒洋洋地打了个招呼。

    这是四川来的王芳,比你早来半年。李婶介绍道,王芳,这是我家那边的林晓梅,你多照顾着点。

    王芳上下打量了林晓梅一眼,突然笑了:哟,这么水灵的妹子,厂里那些饿狼可要疯了。她拍拍身边的床铺,你睡我下铺吧,上铺的广东妹辞工回家了。

    林晓梅红着脸道谢,小心翼翼地把行李放在床下。她注意到王芳床头贴着一张明星海报,是当时正火的林志颖,旁边还挂着一串彩色玻璃珠帘子,在这灰暗的房间里显得格外鲜艳。

    走,带你去厂里看看。李婶催促道。

    玩具厂比宿舍区大得多,几栋厂房围着一个水泥广场,旗杆上挂着香港的区旗和五星红旗。流水线的轰鸣声从敞开的窗户里传出来,震得林晓梅耳膜发胀。

    港资企业,主要生产出口玩具。李婶边走边解释,你在喷漆车间,活不重,就是味道有点大。

    在人事科,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皱着眉头翻看林晓梅的身份证:才十八初中毕业证呢

    林晓梅紧张地绞着衣角:老、老师,我们村里女孩子能读完小学就不错了...

    算了算了,现在缺人。男人不耐烦地挥挥手,扔给她一张表格,填一下,明天七点准时上班,迟到一分钟扣半天工资。

    回到宿舍已是傍晚,王芳正端着饭盒吃泡面。看到林晓梅回来,她指了指桌上的另一个饭盒:给你留的,食堂早关门了。

    林晓梅感激地接过饭盒,里面是半盒白米饭和几根咸菜。她饿坏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王芳笑道,第一天都这样,过几天就习惯了。她神秘地压低声音,周末我带你去个好地方,厂后面有个夜市,比食堂强多了。

    晚上,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林晓梅听着宿舍里此起彼伏的鼾声和梦话,久久无法入睡。透过窗户,她能看见远处工地的探照灯和厂区永不熄灭的安全灯。这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回忆在东莞打工往事简介 >回忆在东莞打工往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