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

    深夜的抉择

    凌晨三点,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发出令人烦躁的嗡鸣。我揉着酸胀的眼角,盯着屏幕右下角跳动的数字,颈椎僵硬得如同生了锈的齿轮。手机屏幕突兀地亮起,是妻子发来的消息:小宝又烧起来了,38度7,物理降温不见效,我一个人实在弄不了……文字像冰冷的针,刺破深夜的寂静,也刺穿了我强撑的疲惫。

    我对着屏幕怔忡了几秒,指尖悬在键盘上,最终敲下一行字:等我,项目节点马上结束,我尽快回。发送。空气里弥漫着速溶咖啡廉价的焦糊味,窗外的城市早已陷入沉睡,只有远处零星几盏灯,像沉浮在黑暗海洋里疲惫的渔火。这一刻,巨大的无力感如同潮水般无声漫过脚踝,瞬间淹没了脖颈。我靠在冰冷的椅背上,闭上眼,恍惚间,似乎又嗅到了十多年前那个同样闷热的九月午后,教室窗外那棵高大银杏树散发出的、混合着尘土和青草气息的、属于十六岁的味道。

    高二开学,班主任老李捏着花名册,像排兵布阵的将军,重新编排着我们的位置。空气里浮动着新书油墨味和汗水的微咸。我的目光在黑板上的表格里逡巡,最终定格在杜洁旁边——一个此前印象里只记得马尾辫总是扎得很高的安静女生。

    从此,杜洁成了我的同桌。她像一株安静的含羞草,起初总是微微低着头,肩膀习惯性地收拢着。她说话声音很轻,带着南方特有的软糯尾音,不仔细听几乎要淹没在课间的喧嚣里。我们的交流起初仅限于借下橡皮或老师讲到哪一页这样干涩的日常碎片。

    打破沉默的契机,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物理测验。试卷发下来,我对着最后一道复杂的电路分析题一筹莫展,眉头拧成了死结。就在我盯着题目几乎要绝望时,一张小小的纸条,被两根纤细的手指轻轻推到了我的试卷边缘。我愕然抬眼,正对上杜洁迅速垂下的眼睫,像受惊的蝶翼。纸条上是清秀工整的字迹:试试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方程。

    心口猛地一跳,一股莫名的暖流夹杂着细微的悸动涌了上来。我依言尝试,思路竟豁然开朗。

    从此,课桌那条窄窄的缝隙,成了我们之间一条隐秘的河流。纸条成了无声的舟楫,起初只承载着课业的疑问和解答——这道化学平衡常数怎么解、昨天留的英语划重点了吗。渐渐地,河面开始漂浮起一些细碎的星光:自习课时窗外掠过的一只奇怪的鸟,体育课隔壁班男生摔了个滑稽的大马趴,小卖部新到的味冰棍口感如何……那些被精心折叠的小方块,仿佛拥有了生命,在书本的掩护下悄然传递。每一次指尖与指尖在交接时那短暂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触碰,都像微弱的电流窜过,带来一阵隐秘的酥麻和耳根无法控制的微热。每一次纸条的抵达,都让沉闷的教室空气里,悄然多了一缕看不见的甜。

    那年深秋,校园里那棵标志性的老银杏树,叶子被秋风染成了纯粹耀眼的金色。一个课间,我鼓起勇气,在纸条上画了一片略显笨拙的银杏叶轮廓,旁边写:捡一片最完整的送你

    纸条递过去后,心跳如擂鼓。片刻,纸条回来了,上面多了一个小小的、画得同样用力的笑脸符号:好呀,要金色的。

    放学后,我在铺满厚厚落叶的树下逡巡良久,终于拾起一片形状完美、色泽饱满的金黄银杏叶。第二天,它被小心地夹在一本物理习题集里,推到了杜洁面前。她翻开书页时,眼睛倏然亮了起来,像落进了两粒星子,嘴角弯起一个极轻极甜的弧度,无声地对我做了个谢谢的口型。那片叶子,后来成了她某一本笔记本里恒久的书签。

    秋意渐浓,风里裹上了凉意。一个周五放学的傍晚,天空是温柔的橘粉色。我们推着自行车,混在喧闹的人流里走出校门。夕阳把影子长长地拖曳在身后,在柏油路面上若即若离地交叠着。我书包里那只银色MP3的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银杏书签里的十年回响简介 >银杏书签里的十年回响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