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有趣。我凝视着这奇异的景象,杜丞相为何突然站在我这边他与宁王之间,又有何等牵连

    我将信封收好,心中思绪万千。杜丞相为何突然站在我这边他与宁王之间,又有何等牵连

    回府路上,春雨微微飘洒。我撑起油纸伞,听雨滴打在伞面的声音,心绪却飞向千里之外的京城。

    三天后,我站在茶园中,看工人们小心翼翼地采摘新芽。这是清明前最后一批明前茶,价值连城。

    小姐,京城来信。侍女递上一封火漆已裂的信函。

    我打开一看,不禁失笑。信中详细记录了朝堂上的震动,比我预想的还要剧烈。

    通过被汗水浸湿的奏折碎片,我拼凑出了那日朝会的情形:户部尚书跪地颤抖,陛下龙颜大怒。

    是何人在操控茶价皇帝的声音从纸缝中渗透而出,冷厉如冰。

    回、回陛下,是、是江南云家小姐...户部尚书的奏折上,手印处已被冷汗浸透。

    我的线人还报来一事:杜丞相在殿后曾轻声道:茶税过重,民不聊生,此事或有转机...

    信中附了一张朝服草图,杜丞相袖口的茶渍再次引起我的注意。我掰开随信附的茶饼一角,碎渣落在草图上,竟精准勾勒出宁王府的飞檐走兽。

    小姐,杜丞相为何要站在我们这边侍女好奇地问。

    我沏了一杯龙井,轻轻啜饮。杜家与宁王交好,而宁王与陛下...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皇位之争,从未停歇。而我,不过是借势而行。

    夜深了,我独坐茶室,品一盏明前龙井。茶香袭人,却难以平复我的心绪。

    案几上摆着几本账册,记录着往年茶税的走向。经过我的推算,若茶价维持三倍,不出一月,边关军饷必将短缺。

    而边关一旧,北方鞑靼必有异动。到那时,朝中必有一番龙争虎斗。

    茶成兵势,叶动乾坤。我轻声叹道,指尖在茶盏边缘轻敲,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轻抚茶饼边缘的湿度暗刻,红痕已经扩散。天气越发潮湿,茶市崩盘的风险也越高。

    这是我故意为之。三倍茶价看似鲁莽,实则暗合天时。等崩盘风险浮出水面,我再适时降价,便能名正言顺。

    我正沉思间,忽听庭院中有急促脚步声。

    小姐,事情不妙!管事慌张闯入茶室,朝廷派使者来了,限三日内恢复原价,否则抄家问罪!

    我轻轻放下手中茶盏,窗外夕阳将茶水映成血色。陛下,您的库银怎么瘪了这茶税可是祖宗之法啊!

    小姐,我们该如何应对管事额头渗出冷汗。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庭院中一棵老梅正吐露新芽,生机勃勃。我摘下一片嫩叶,放在掌心把玩。

    让朝廷使者明日来见我。我轻声道,另外,将近三年的茶税账册整理出来,尤其是官员们勾结税吏的证据。

    管事犹豫道:若交出证据,那些官员必会记恨小姐...

    无妨。我拿起案几上的茶饼,轻嗅其香。上好的普洱,发酵得当,香气沉稳。采摘时一芽两叶,经过渥堆发酵,内含物质转化充分,故能耐久藏。

    我指尖揉搓茶饼边缘,感受其粗糙质感,茶如国库,看似坚固,却经不起风霜侵蚀。茶香入骨,权谋入心;茶叶虽轻,却能压垮帝王的龙椅。

    小姐深谋远虑。管事恭敬地说。

    让人准备马车,明日我要亲自去拜访鄱阳知府。我继续安排,再备一份厚礼,送往宁王府。

    茶饼边缘的暗刻上,湿度红痕已经扩散至三分之一。我轻叹一声,这便是我留的后路。

    传令下去,不降价,也不抵抗。我平静道,三日后,我自有安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焚贡茶:茶女拒入宫简介 >重生焚贡茶:茶女拒入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