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近。那股熟悉的、清冽如雪后松林的冷香,混合着书页的油墨气息,瞬间将我包围。阳光落在他低垂的侧脸上,勾勒出挺直的鼻梁和专注的眉眼轮廓,连他浓密的睫毛都清晰可见。
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我们两人能听清,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耐心,商品的价值不是它本身固有的、像物理属性一样的东西。它必须通过交换,在与其他商品的社会关系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获得它的客观现实性。
他的指尖沿着书页上那行艰涩的文字缓缓移动,像在引导一条迷途的溪流,‘快嘴桂嫂’这个比喻,是想说明价值不像一个人的性格那样显而易见、可以直接感知。
他的解释像一把钥匙,咔哒一声,撬开了我脑子里那团纠缠的死结。我豁然开朗,下意识地跟着他的思路:所以……价值是社会赋予的是在交换中才被确认的
没错。
程叙的嘴角勾起一个清晰的弧度,那是真正愉悦的笑意。他直起身,琥珀色的眼眸在图书馆柔和的光线下显得温润而明亮,里面清晰地映着一个小小的、有些怔忡的我。你对市场供需关系的直觉理解,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加掩饰的赞赏,很有趣。很敏锐。
我的心跳倏然漏了一拍,随即又擂鼓般急促起来。不是因为窘迫,而是因为一种被真正看见和理解的震动。这震动甚至盖过了他身上那令人心安的雪松香和油墨味带来的微醺感。
他拉开我对面的椅子,自然地坐下,仿佛我们早已约好在此会面。他从随身携带的深色公文包里拿出一个轻薄的平板电脑和一本书——正是与我面前这本一模一样的《资本论》,只是他的版本更新,书脊挺括,显然没怎么翻动过。
我们继续
他抬眼,征询地看着我,眼神专注而认真。
窗外的阳光暖暖地照进来,空气中飘浮着微小的尘埃。图书馆的静谧包裹着我们。他低沉的声音再次响起,条分缕析,将那些晦涩的理论掰开揉碎,用我能理解的逻辑重新架构。我听着,记着,偶尔提问。笔记本上,那些纠缠的墨团逐渐被清晰的笔记取代。
时间在书页的翻动中无声流淌。不知过了多久,我停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目光不经意间掠过他随意搁在桌角的平板电脑。屏幕暗着,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贴着一个很小的、设计极简的公司Logo——一个我曾在财经新闻上见过的名字,代表着行业顶尖的金融投资机构。
我猛地想起自己邮箱里那些石沉大海的求职信,想起一次次被拒绝的挫败感。现实的冰冷,瞬间穿透了图书馆温暖的阳光和程叙温和的讲解。
怎么了
程叙敏锐地捕捉到我情绪的细微变化。
没什么。
我迅速低下头,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粗糙的封面,掩饰那一瞬间涌上来的失落。简历石沉大海的冰冷现实,像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这弥漫着雪松香与油墨气息的静谧空间里。指尖下笔记本封面的粗粝感,勉强拉回了一丝清醒。
程叙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片刻,带着审视,却没有追问。他合上自己面前那本崭新的《资本论》,动作从容。今天就到这里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情绪。
嗯。
我点点头,开始收拾桌上散落的书本和笔记。动作有些快,带着点欲盖弥彰的仓促。
走出图书馆厚重的大门,傍晚微凉的风扑面而来,带着城市特有的喧嚣气息。夕阳的余晖给不远处的写字楼群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目的光芒。地铁站入口就在不远处,像一张沉默的大口。
我们并肩走着,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脚步声在人行道上发出清晰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