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进埃及记
,我空着肚子连干三大杯,立刻酒意上涌,随后的事情都是模模糊糊的,只记得跟人说了很多豪情万丈、肝胆相照的话,还爬上楼顶在漫天风雪中朝着家的方向给老娘磕了三个头。
中秋夜,睡梦中的我被耀眼的灯光惊醒,赫然发现四个陌生劲装男子立于床前,手里手枪、微冲一应俱全。打劫啊?再仔细看看,好像都穿着制服,忐忑间看见他们逐屋搜查后示意我跟他们下楼,后脊梁冒着冷汗就下了楼。
楼下有个略通英文的连说带比画了好一阵,我才明白他们是晚上巡逻时发现我们车库门没锁,怀疑有人入室抢劫,所以调动了这一区的机动力量过来,总共来了两个皮卡加一辆警车,满满当当二十号人马。
我送他们出门的时候听见枪栓拉得一片稀里哗啦,才知道他们手里的枪都是开着保险的。
又一个夜晚,时近零点,正在跟本地员工讨论第二天跟客户开会的材料,忽然一阵剧烈晃动,地震!大伙连滚带爬蹿下楼,看着彼此缺鞋少衣的狼狈样子,忍俊不禁。在街上一边看着本地人拖家带口满街窜,一边苦候天明,谁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真的又下起雨来。
为什么我的记忆总是跟夜晚相关?难道是夜晚的记忆特别容易打动心弦?在伊朗的征战中,我们日渐成熟、百炼成钢,变得更沉稳,更老练。许巍唱,‘理想的彼岸,也许不存在,我依然会走在这路途上’,是的,生活不够完美,但我还是要往前走。”
“伟中”租下的办公楼靠在迪格拉广场边上,从前是一家叫做“朗讯”的美国公司的办公楼。
“朗讯的创造力,通信的原动力”,曾经多么牛气的口号,可惜,这个世界电信通信网络的建设如火如荼,昔日风光的“朗讯”却要渐渐消失在江湖。
假日的办公室里空空荡荡。到达后的第二天钱旦和老谢把自己在会议室里面关了一整天,分析团队面临的TOP问题及应对策略。
他们在阿联酋“ES电信”项目中所遇到的麻烦并不仅仅是因为老莫的刁钻,而是很典型地反映了他们在整个区域乃至整个海外遇到的共性问题。
“TOP1”的共性问题:2004年以前‘伟中’在北非和中东一直处于默默耕耘阶段,业务量很小,负责售后的技术服务工程师纯粹以项目为单位板结在几个国家,一旦有新项目要交付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总部呼唤炮火,也就是要人。
2004年公司海外市场高歌猛进,各个地区部业务量均猛然井喷,各个山头对“人”的争夺如狼似虎,使得整个技术服务体系压力巨大。
“北非中东”软件服务部突然面临几倍于从前的业务量,总部人力资源又被各个地区部轮番拉扯,突显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力资源及能力不足,缺乏弹性。
再加上从前端销售到后端交付的资源计划匹配性差,项目签单之后要技术服务的工程人员的需求常常像是战壕里突然被扔进来一颗冒烟的手榴弹,令大家措手不及,大呼小叫。
“TOP2”的共性问题:大家急着抓住机会打破海外市场既有市场格局,但是对海外客户的需求理解能力不足,导致总是在售前对客户随意承诺,售后又不能严格按承诺完成交付。
此间客户形容伟中公司的市场销售人员是“Mr.Yes”,对客户提出的一切需求都唯唯诺诺的说“Yes(是)”;研发人员是“Mr.Dey”,总是对销售人员已经承诺给客户的需求说“Dey(延误)”,版本计划不能匹配合同承诺的交付计划;服务工程师则是“Mr.Sorry”,总是因为版本延期、交付延期而在现场对客户说“Sorry(对不起)”。
不管是被两个人共识为“TOP1”的人力资源及能力的不足,还是“TOP2”的需求管理的无序,要从“本”上解决问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