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永久奋斗[1]
    (一九三九年五月三十日)

    同志们:

    今天开庆贺模范青年大会,我听了非常高兴,所以也来参加。

    刚才冯文彬[2]同志已经讲了很多,而且讲得很好,其中有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永久奋斗”。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一点。

    从前我读书的时候,没有你们现在这样好的条件。起初读的是孔子的书,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一套。到后来进了洋学堂,受到一些资产阶级的教育。在学校里虽也听说过一点孙中山、马克思的话,但是真正的孙中山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出了学校门才学到的。现在你们什么都能够听到,仅仅孔夫子的少一点。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总理遗嘱等等,还有马克思主义的书和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等等,很多书都能够看到。这些书,我那时候一本也看不到。十九年前,《共产党宣言》在全国印得很少,哪里去找这样好的理论?哪有现在你们这样幸福?你们生长的时代很好,是幸福的时代,比起我当学生的时代来,是大不相同了。

    你们模范青年是在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时选举出来的,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二十年前,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是真正的模范青年,因为他们反对卖国政府,在五四运动中流了血,参加了那样的斗争。这些青年是革命的先锋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自由、幸福,进行了那样的斗争,英勇得很。到今天留下来的还不少,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3]、西北青年救国会[4]中的许多优秀分子,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那时候的革命青年,后来有不少成为共产党员。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但是,也有一些人,五四运动时在北平奋斗得很英勇,后来变了,内中的一个就是张国焘[5],还有康白情、罗家伦[6]等一些人。他们在五四运动时代都是先锋队,现在呢?变成了逃跑队了。

    汪精卫,“五四”以前曾慷慨激昂地去杀宣统皇帝的保护人——摄政王。他在那时候是非常英勇的。但是这几天消息不大好,他从河内溜到上海,从上海溜到日本的京城去见日本的天皇,同日本内阁的首相平沼商议事情,讨论“精卫平沼协定”。我们不讲他这个协定里的字有多少,条文有几条,总之,就是“灭亡中国”四个大字。

    三十年前的汪精卫,二十年前的康白情、罗家伦、张国焘,他们都很英勇,但是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奋斗比较差,没有“永久奋斗”的精神。

    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其他的当然也要有,如刚才冯文彬同志讲过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群育等等,但据我看来,“永久奋斗”才是最主要的一条,没有这一条,什么都是空的。奋斗到什么程度呢?要奋斗到五年,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到六十年,七十年,总之一句话,要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从前有一首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7]这在我们的历史学家那里叫做“盖棺论定”,就是说,人到死的时候,才能断定他是好是坏。假使周公在那个谣言流传的时候就死了,人家一定会加他一个“奸臣”的头衔;又若王莽在那个谦让卑恭的时候死了,那后世人一定会赞扬他的。不过我们现在不是讲历史,那两个人究竟孰好孰坏,我们不论,然而它说明了人只有到死,才可以论定他的功罪是非。我们说: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这个永久奋斗是非常要紧的,如要讲道德就应该讲这一条道德。模范青年就要在这一条上做模范。其他方面要做模范的是非常多的,例如,在政治上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光有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不够的,过了三年五年,就把它丢了,那还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简介 >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目录 > 永久奋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