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反投降提纲-1
将无疾而终。

    (五)为表示和之诚意给国民党看,给英、美看,日本用大力“扫荡”八路军(华北十五个师团),现又企图进攻陕北,作为促进国民党降日反共之一步骤。

    以上是日本的诱降政策。

    二、英、美、法的压力

    中国投降危险成为当前最大危险的第二个因素,是英、美、法投降主义者加于中国政府的压力。

    英、美、法等非侵略国对于侵略国所进行的侵略战争所取的放任政策,正如斯大林所指,不是由于他们力量不足,也不是单纯的由于他们畏惧革命,而是由于他们“坐山观虎斗”的阴谋计划。

    他们开始即鼓励日本进行战争,说什么“三个月就可打败中国”。他们随即让出上海,使战争深入内地去打。他们宁可使香港受包围,让日本占领广州和海南岛。他们大量供给日本以军需品,使日本有可能进行消耗战争。

    他们又声言援助中国,并且已实行有所援助,借点小款,供给点军需,使中国有可能与日本进行消耗战争。他们常鼓吹“中国必胜”,使中国在消耗战争中增加勇气。一切这些,其中心目的,在于消耗战争双方,等到双方精疲力竭时,他们就以“健全的身体”出来喝令双方停战,使双方都听他们的话。

    他们纵容德、意在西方的侵略行动,也是这个目的。

    他们希望德国和苏联打,而他们从容观战,然后乘其疲惫而掠夺之。

    他们始终不赞成苏联所提普遍安全计划者以此。

    他们不愿意保障波罗的海三国[14]的安全者以此(开一缺口便于德国进攻苏联)。

    战争的片面性(侵略战争是危害英、美、法利益的,但英、美、法却取旁观态度)的原因在此。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这就是英、美、法帝国主义者的现时政策。

    这些非侵略国与侵略国之间是有深刻矛盾的,但不到一定程度他们是不会放弃其“渔人”政策的。

    莫洛托夫[15]谓“英、法有进步,但所谓进步是浮而不实的”,斯大林谓“不要被人利用”,即是说英、法的渔人政策并未放弃,不要上当。

    英、法、苏协定有成立可能,但目前尚难乐观,成立了之后又有破裂可能。新慕尼黑危险并未消灭。

    六中全会指出英、美、法政府不可靠,可靠的只有其人民。英、美、法人民反战反法西斯势力正在逐渐增长,只有这种势力才是最后可靠的。

    苏联声明继续援助中国,但决不赞成中国投降。

    英、美、法策动的远东慕尼黑,现在接近了一个紧要时节。他们似正在作这种想法:希望中国再打半年,双方都更疲惫一点,那时就到了远东慕尼黑开幕之时了。

    中国投降危险的第二个因素,就在这样的国际情况上面。

    三、中国地主资产阶级的动摇

    (一)资产阶级叛变的必然性。

    1.一九三七年五月苏区代表大会曾经指出:“在某种历史环境能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制度的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它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在另一种历史环境就要动摇变节,这一规律,在中国历史上已经证明了。因此,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历史已判定不能经过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够完成。”

    2.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央决定上说:“由于当前的抗战还存在着上述的严重弱点,所以在今后的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与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平津的丧失就是东四省[16]丧失后最严重的教训。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

    3.六中全会指出妥协危机的严重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简介 >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目录 > 反投降提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