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反投降提纲-1
   (26)平沼[13]内阁继续此方针,至今不变。

    (27)日本在中国策动广大的“和平运动”,设立所谓“和平息战会”,到处开大会、发传单。设立统一中央政府,很久不提了,虽偶一提及,无外吓蒋,除非蒋抗战到底,它是留以待蒋的。

    (28)离间国共合作、利用三民主义的大阴谋。日人松本慎一做了一篇题为《争取支那民族大众问题》的文章,其中说:

    “帝国行使武力之目的,第一在彻底打击抗日政权及军队,第二在要日支两民族提携、融合及东洋和平之确立,前者乃达成后者之手段。然此二者,证诸支那之现实,实为互相对立之矛盾。试观事变以来之经过,抗日政权之指导原理虽属误谬,但蒋政权已具有民族政权之本质,而有支那民族大多数之支持。现政权所以能得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和抗日联合各界以及旧军人之热烈拥护者,即缘于此。今吾人,一方欲击灭蒋政权,他方欲与支那民族相提携,事实上诚不啻缘木求鱼。盖欲倒蒋,愈使支那民族拥蒋。要倒蒋就不能抓住民众,要抓住民众即不能倒蒋,故我国根本困难即在于此。”

    “临时、维新两政府,尚无民众基础,有民众基础则南北两政府自不难合流。而新政府之纲领,应以国民党三民主义为旗帜,新政府之任务应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实现。或曰:敌人之旗帜与我相同,难免混淆不清。但吾人可告以彼等以‘一面抗战,一面实行三民主义’为号召,吾人则以‘一面与日提携,一面建设三民主义’相号召。”

    “国共之合作,乃抗日联合阵线之基干,实有加以打击之必要。”

    “武汉作战之目的,乃在分散国共合作,故武汉占领好似在国共间插入一个楔子,战略政略双方都在分散国共力量。”

    (上文见《大公报》本年一月二十三日)

    (29)上海《导报》还在二月十七日就指出了远东慕尼黑的危险:“一方面,它在实事求是,努力加强地方政权,组织所谓江汉政府之类。别方面,它在进行更大规模含有国际性的阴谋。这阴谋的主要企图是压迫和诱骗英、法两国来用国际会议的形式(公开的或秘密的)强迫中国与日本妥协,虽然日本曾声明不愿第三国参加解决中日冲突。”并且说:“认为汪精卫完事大吉,是不对的,他将来还可起极恶劣的作用。”

    以上我举的二十九条材料,说明日本对华诱降政策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下列三点:

    第一,日本灭亡中国的总方针是非常坚定的,决不改变的,它一定要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一定要建立所谓“东亚新秩序”。

    第二,但它的实行方法是软硬兼施的,并且依时有所侧重,武汉以前以打为主,但亦战中有和;武汉以后,以和为主,但仍略打一打,压使投降。

    第三,它还努力策动英、美、法召集远东和平会议,远东慕尼黑的危险就压在中国人的头上。

    (四)上说三节,第一节指出它的基本方针坚定不变;第二节指出它的实行方法软硬兼施;第三节从二十九件材料说明其施行方法由硬到软的历史发展,证明投降是当前的最大危险。现在这个第四节从它的财政、经济、军事方面说明其主和的原因。日本已处于财政(三年一百二十亿元,第一年二十五亿五千万元,第二年四十八亿五千万元,第三年四十六亿五千万元)、经济(输入大增,输出大减,军事工业打倒和平工业,物价大涨,人民生活恶化,现金用尽,外汇不稳)、军事(兵力不足,兵力分散)大见困难的境地,它还要准备应付国际战争,故极力策动中国投降,分裂抗日阵线,利用汪精卫劝诱蒋介石,并准备利用三民主义与国民党,它的这个阴谋是十分恶毒的。敌人战不可怕,和则十分危险,《大公报》曾称为“缢鬼式之和平”,中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简介 >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目录 > 反投降提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