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投降提纲-2
准备破坏统一战线,否认国共合作,不要三民主义,把自己孤立起来盲干。
(三)老干部应做基干,带领广大新党员新干部向抗战的更高阶段前进,向困难阵地攻击。
二十八、团结战胜一切
(一)必须更加团结:
只要中央与高级干部是团结的,全党必能团结。
只要共产党团结,必然无坚不破。全国人民的救星是共产党。
(二)必须更加集中。
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三)全国团结一致,集中指挥,战胜一切。
结论
(六月十三日)
一、时局问题
(一)投降因素中,中国地主资产阶级的动摇是主要的,这是很对的。
(二)要克服两种可能的投降——1.克服小部投降。2.克服大部投降。前者是目前的可能,在大部抗战情况之下的;后者是将来的可能,在假如大部投降了的情况之下的。但做了目前工作即是便利于做将来工作,二者统一不可分。
(三)按照六中全会的定义,敌我力量在某些条件下的平衡才是相持阶段,那末,不但现在不能说相持阶段,如出现李精卫,则是敌人已组成了(它正在努力组织)它的新的战略同盟军,并使用之于作战——迂回我抗战阵地之后方(民族反革命是帝国主义战略同盟军,这是无疑的),这种时候,更不是什么敌我相持,而是我又打了一个大败仗。那时特点,打我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加上李精卫(中国佛朗哥),故较过去的战略退却更加严重,而不是什么相持阶段。
(四)日本帝国主义正在组织两支新的战略同盟军,一支是国际投降主义者,一支是中国投降主义者,前者用以包围中国外部,后者用以迂回中国内部。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动员国际的国内的反投降势力,打退这两支敌人的同盟军。在没有打退以前,没有什么相持阶段。
(五)正面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力)还可能进行军事攻击,说已经没有这种可能了,是不对的。它在财政、经济、人力、军力各方面虽困难,但依实力说,依时间说,都还有军事进攻的可能。所以,不但一方面须要打败从侧面进攻的新的敌人,一方面还要准备继续打败从正面进攻的旧的敌人,才能取得敌我平衡,取得相持阶段的到来。
(六)但这不是说,要把这些正面的侧面的敌人在实力上打到各方面都与我抗日军相等了,才能出现相持阶段。不是实力相等,而是:我之实力十敌人弱点十国际牵制=相持阶段。
(七)于是,相持阶段能在三种情况下出现:
1.地域大,人数多,阵线巩固,造成敌我相持。例如,俄国内战的中期,欧战的中期。抗战到现在的中国,地域大,人数多,但阵线不固(政治腐败,投降者捣乱),故还没有相持阶段。如能努力克服投降危险,并在克服过程中改造政治,阵线巩固了,相持阶段就来了。这是第一种。
2.地域小(谓直接根据地小,但国度大),人数少,但阵线巩固,也能相持。例如,十年红军战争,某种程度上说来一个时期内的东北义勇军。将来假定有大部叛变之事,留下的小部亦可造成相持,只要能不断打破“围剿”,这种相持形势就有了。目前的华北局势,可以说是暂时的、小部的相持,把华北局势延长下去,就变成长期小部相持了。
3.由上述小部相持再变到大部相持,经过统一战线的扩大与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而达到。如果那时还不能举行战略反攻(还是战役反攻期间),仍然是相持阶段。
(八)假如大部叛变之事不可免地要在抗战行程中出现的话,那末抗战的过程也许就要以下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