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投降提纲-2
教育。阶级教育与民族教育的统一。但目前应着重阶级教育,同时不忽略统一战线教育。
要编制中级课本,哲学问题上要着重唯物史观。
(四)要提拔地方干部。没有地方干部——中级的,高级的,不能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反对“钦差大臣”的倾向,反对轻视“土包子”,取消“土包子”这个称呼。
(五)要保护革命知识分子,不蹈过去的覆辙。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不能胜利。国民党和我们力争青年,军队一定要收容大批革命知识分子。要说服工农干部,吃得下,不怕他们。工农没有革命知识分子帮忙,不会提高自己。工作没有知识分子,不能治国、治党、治军。政府中,党部中,民众运动中,也要吸收革命知识分子。
(六)友党友军中停止发展党并撤退党问题。从大局看,停止与撤退是有益的,否则将因此一事妨碍大局,破裂统一战线。不争取中国军队,革命不能胜利,而争取目前主要的是从政治上,若组织党则妨碍政治争取。
靠嘴巴不靠组织,靠上层不靠下层(暂时情况下)。
一面撤退党,一面加强联络,同意统一战线工作的某种独立性。
一般只在真投降者的军队中、政府中、政党中,取组织上的破坏政策,其余,一般只取政治上的争取政策。某些特殊部门不执行撤退办法。
(七)不杀国民党员,有重要意义。不是不杀汉奸,不是不杀某些叛徒,也不是不杀紧急时机的革命危害者。
(八)不应过分强调民主民生。不适当的。目前应强调反投降(强调抗战),不能同时有几个强调。是联系不是强调。
民主民生在国民党区域是宣传口号,不是行动口号。
征兵、捐税、生产等问题,取赞成而又批评的态度,不能取根本反对态度。
(九)地方策略。要有明确的适合当地情形与各种情形的地方策略。中央以后要注意指导。
(十)要加强群众运动。所谓准备群众即指此。不是降低阶级斗争就能够克服投降,只有正确地开展阶级斗争,以与统一战线相配合,才能克服投降。单有统一而无斗争是非常危险的。群众是我们的最后依靠,也是抗战的最后依靠。
(十一)回民问题。
(十二)开办党内刊物。立即就开始办,地方上也要办。
(十三)其他。
总的结论就是这样:团结战胜一切。
报告部分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结论部分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修改件刊印,并据《两条路线》校改。
--------------------------------------------------------------------------------
注释
[1]天羽,即天羽英二(一八八七——一九六八),当时任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部长。
[2]指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通过的《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3]安南,今越南。
[4]陶德曼(一八七七——一九五○),当时任德国驻中国大使。
[5]蒋,指蒋介石。二陈,指陈果夫(一八九二——一九五一)、陈立夫(一九○○年生),浙江吴兴(今属湖州市)人,当时均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何,指何应钦(一八九○——一九八七),贵州兴义人,当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部长。
[6]孙,指孙科(一八九一——一九七三),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当时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院长。于,指于右任(一八七九——一九六四),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