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有冲毁堤坝
之险。依下官之见,当速速巩固大坝,方能保得京城无虞。」
穆桂英道:「这黄河之水,泥沙无数,年年冲积河床,和河床年年增高,那
水势自然也逐年高了起来。修筑堤坝,并非长久之计。本侯以为,当另开河道,
将黄河引入淮水,由淮入海,方能长治久安。」
那汉子摇头道:「下官已征发了二十万徭役,若要另开河道,这些人力是远
远不够的。」
穆桂英道:「此乃百年大计,一劳永逸之法。若不然,终有一日,这黄河水
冲垮大坝,为祸两岸,生灵涂炭。当年东周之大梁城,唐之汴州城,皆因战乱,
大堤年久失修,而水势益凶之时,湮于万千泥沙之下。」
那汉子道:「穆侯所言在理,只是……」
穆桂英道:「大人只管说话,不必忌讳。」
那汉子道:「这大坝之下,有一处庄园,乃是当朝庞太师所置。若要另开河
道,定然会动了他的宅子,怕是太师不依。」
穆桂英道:「治水修堤乃是国家大事,造福万民,岂能被一己私欲耽误?此
事本侯自会向皇上禀明,大人不必担忧……」
就在两人议论之间,忽然不远处一阵骚乱,许多民夫在坝上围成一团,有些
人手中拿着长杆子,不知在水中打捞什么。
「出什么事了?」穆桂英疑问道。
那汉子道:「穆侯在此稍息,下官去探个明白。」
穆桂英道:「不,一道前去。」
.
(全拼).
記住發郵件到.
/家.0m
/家.оm
/家.оm
哋阯發.оM
那治河官带着穆桂英三人,往那人群走了过去。那些民夫见了穆桂英,纷纷
让出一条路,站立在两旁施礼不止。
穆桂英问道:「你们围在此处作甚?」
其中一位民夫指着河面道:「回穆侯的话,小人今日上坝察看水情,不料在
水中发现一具尸体,正要将他打捞上来,不料惊动了穆侯,真是罪该万死。」
「尸体?」穆桂英微微一皱眉。她征战沙场十余年,虽然见多了尸体,但无
缘无故从河面上漂来一具尸体,心下好生疑惑。
「就在那!」那民夫将手一指,道,「像是今日刚刚漂来,衣服被堤墙下的
探水针挂住了,漂不到别处去了。小人心想,定是个苦命之人,便唤来了伙计,
想要将他打捞上来,好生安葬。」
穆桂英点点头,道:「快些将他打捞起来。」
那些民夫领命,纷纷拿了带着挂钩的杆子,伸到河里去,钩住了那尸体的衣
服,一齐用力,便将那尸首拉到了岸上。众人定睛一看,竟是一具女尸,三十多
岁的样子,面目长得倒是十分清秀,只是被水浸泡的时间过长,有些发肿。
穆桂英瞧了一眼这尸首,觉得似乎有些面熟。不料身后的杨排风失声大叫:
「这,这不是十奶奶的贴身丫鬟么?」
「十奶奶?」穆桂英一愣。
杨排风点点头,道:「正是那嫁到呼家,给双王当夫人的十奶奶。夫人常年
征战在外,自然有所不知,不过小人早年随太君到呼王府去拜见过呼王爷和十奶
奶,便见过此人。我俩还一起吃茶,上街为夫人奶奶们采购过东西呢,定然不会
认错!」
「呼家不是早在十多年被灭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