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模式
年创业家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图3-15所示,中国人口的中位年龄从建国初的20岁,将逐渐升高到2050年的45岁。古有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创业颠覆“青春崇拜”,老年人完全可以成为商业大潮中的弄潮儿。65岁是人生经验和体力匹配较好的时候,退休意味着自由创业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彼得·德鲁克预言,老年就业模式将越来越重要,“人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比如50岁以上的人)不会像传统的朝九晚五的全日制雇员那样一直工作,他们将以临时工、兼职工、顾问以及接受特殊任务等许多不同的新方式参加工作”。的确,体力在信息时代已经不重要,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大脑将代替双手,财富创造最终要和体力分离。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中说,“我宁可活在今天而不是历史上任何时刻——这倒并不仅仅因为在更早的时代里我那一套技巧不会像今天那么有价值,以及我会是某只野兽晚餐的首选对象。工业化时代的工具扩展了我们肌肉的能力。数字化时代的工具则扩展了我们头脑的能力”。老年人依靠自己丰富的知识进行创业(如网络企业)的可能性变大,并且全球化又为这些老人提供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的机会,因此一些知识密集企业可能大量产生。
在世界上最大的“商学院”阿里巴巴,千万名网商从干中学习商业。十大网商之一的李棠华就是老年创业的榜样,他把小小的皮带部件做到了规模效益。
知识老人轻松跨入全球交易网络的门槛,走向维基经济的道路。“中国新经济”会为老年创业家提供广阔的舞台。
<hr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