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了。
席嘉研三那年,父亲因被创业伙伴算计,生意出了很​大波折,不仅落得外债一堆,父母的争执也成了家中便饭。他本来跟小昭约好了,一起考博的,连学校和博导都挑好了,两人为未来规划许多,只盼着一步步实践下去,如约走完一生。
适逢此变故发生时,席嘉看着家里每况日下,是有想过放弃化学,帮父亲料理生意的。他头脑好使,其实席父一直都有让他继承家业的打算。
在尚未决定好之前,他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在挽救父亲的生意上了,忙起来半个月都没法回学校露一面。按这个节奏,他的研究、实验,都成了无法顾及的部分。
可是,小昭找到他,告诉他不要轻易放弃喜欢的事。他还记得,那天她到他家小区楼下等了许久,被蚊虫咬了一身包,站得小腿都肿了,才等到他夜半归来筋疲力尽的身影。她笑眯眯地抱了他一下,说: 你尽管忙你的,导师那边已经将项目重新分配过,其余的研究课题,我来帮你搞定。左右不过是按着你的思路查文献、做实验罢了,小菜一碟。你要记得我在等你,早日把手边的事做好呀。
她说得轻松,但他不可能不知道所谓的 不过是做做实验 ,其实有多繁重。近来他有些刻意疏远她,一是因为忙碌,二是怕家中巨额外债日后会成为他们感情的负累。可她一句抱怨也没有,坐了许久的火车,笑着来看他,说会为他分忧解难。
席嘉心下动容,却还是拒绝了她。他不愿她太辛苦,也不愿同她分享充满未知和危机的明天。她没应声,他以为她因为自己阐述的阴暗之词后退缩了。可他忙完手边的事后,忽然发现,他的那些课题规划,真的被她按他原本的思路做得很好。
就那样,一个人不知默默地付出多少,但是,都做好了。
讲到这里,席嘉的嘴角勾起一点: 你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女孩儿啊。我也太幸运了吧。 他低沉的话语无比动情,带着一点笑意,似念似叹,听得阮姝几乎肝颤,好在他一直望着窗外,没留意到她的小小失态。
他本来还要再说什么,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吵嚷声 原来极光悄然降临,游客们正纷纷惊叹出声。
席嘉眼睛一亮,叫上阮姝往外走,来到穹庐之下,冰雪之间,仰头只见天空飘来一条五光十色的彩带,不停地旋转行进。
以往游人们看到的极光大都以荧光绿色调为主,今日夜幕竟有宽宽的一条粉色光带舞动,格外吸睛,像是有意为这北极圈内唯一的不冻港增添一抹绮色。
06.
其实 我已经有几年没见过她了。 席嘉从雪峰倾身滑下前,说了这样一句,言语被疾风吹散,没什么真实感。
阮姝愣了一下,眼看他的背影只剩一点,也调整了重心,踏板而下。
这是她此行的最后一天。对于大多游客来说,守到了极光,来摩尔曼斯克旅行的目的便算圆满。因此,今天一早,他们四人小队便匆匆告别,那两个女生选择去萨米民俗村看哈士奇和驯鹿,阮姝和席嘉则前往基洛夫斯克滑雪。
希比内滑雪基地是北极圈内的滑雪胜地,阮姝这样的小菜鸟即便万分谨慎,仍少不得摔跤,有时刹车不及,还会将席嘉撞得翻滚。
你真的不考虑换成双板吗? 席嘉建议时说得委婉,但也足够表明了对她滑雪实力的评价。都说双板更适合初学者,以她的实力,她非要耍单板,确实有点儿不自量力。
可她连连摔跤也很开心似的,甚至咯咯地笑出声。
席嘉不好再劝她,最后只说: 那你不要乘电梯上到太高了,就从最下面这个坡来滑就好。
他像是总沉浸在回忆里,告诉阮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