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来见我(三)
皮去考,最终只勉强达到录取线,成绩并不出彩。入校半年后,他才慢慢跟上大家步伐。后来分出伯仲,是在一次专业表述会上。
其他学生提出的“术后封皮缝合完美方式”和“X线解剖法”等临床技能无一不具建设性。江忘却剑走偏锋,另辟蹊径从理论入手,指出在攻克临床难题的同时还应该重点发展医学英语——
“国外文献是接轨国际医学的必经之路,更对我们总结第一手医研资料大有裨益。”接着他像模像样地与大家分享英文病历的书写方法与技巧。
他一站上讲台就好似拥有另个灵魂,会发出耀眼的光。
当日有客座导师来听课,就是江忘之后的博士生导师,响当当的肿瘤医学界大牛、川医大的活招牌——梁钦。
梁钦从医近四十年,带过的学生屈指可数。之所以对江忘刮目相看,是因为觉得这孩子反应快。
没错,江忘这个关于“医学英语”的选题是临场发挥的,他之前准备的那条不小心与别人撞选题了。梁钦欣赏他的应变能力,更觉得他小小年纪就眼界宽广,好好栽培的话,前程不可限量。
这也是为什么,江忘能作为梁钦的助理,自由出入科研流动站,接触最新的临床和药物研发技术……
但那都是后话。
古人有云,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思想负担自然也少不了。
犹记十三岁夏天,江忘的某个疾病载体标本发生病变。排除容器、温度、空气等因素后,他依旧不知是什么环节出了错,差点陷入极端,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适合走这条路。
那时我刚小学毕业,没了作业,欢天喜地,空闲时间大把,便经常出没江家,搜罗江妈妈给他买的新奇零食和糖果。
以往我每次去,江忘都一脸心甘情愿地将我迎进门。但我那次去,却是敲了良久无人理。
虽然我智商不算高,但也不傻,立马回家给值班的江妈打电话,回来才发现江忘煤气中毒晕倒了。
盛夏天气炎热,开了冷气的屋子门窗紧闭。江忘为了查出载体病变的原因好几日没出门,自然没察觉到厨房的液化气管道坏了正在泄漏,差点酿出悲剧。
那两年陈云开也不消停,为了和江忘比个高低,闲暇时间都奉献给了死气沉沉的医药书本,打算跟着考个医学院少年班试试,却被这出意外打乱计划。
“做天才压力大。”陈妈不知怎么想通了,循循善诱道,“我和你爸不求你年少成名、飞黄腾达,按部就班上你的课就行?‍?‍?‍?‍?‍?‍?‍?‍?‍?‍?‍?‍?‍?‍???‍?‍?‍?‍?‍?‍?‍?‍?‍?‍?‍?‍?‍?‍???‍?‍?‍?‍?‍?‍?‍?‍?‍?‍?‍?‍?‍?‍?。”
“您不是心心念念要我做华佗?”
“华佗也是好几十岁才混出个名堂嘛,来得及。”
陈云开:“……”
不过,陈妈的话,陈云开还是听进去了。
因为前去医院探望时,他